省事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

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

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年轻时读书未能深入理解,晚年却能从简省事中领悟到非凡的智慧。
自认为一生从未犯错,但旁人看来,一切终归成空。
虚幻之中隐藏的真实,又有几人能察觉?实际上,内心的领悟与佛法相通。
烦恼消除了,疾病也随之离去,闭门独处也能度过这一生。

注释

无甚解:不深入理解。
省事:简化事情,减少纷扰。
自许:自认为。
初不错:从未犯错。
人言:他人的看法。
两皆空:一切都成为空无。
空中有实:虚幻中的真实。
心知:内心领悟。
佛同:与佛法相通。
烦恼消除:去除烦恼。
病亦去:疾病消失。
闭门:闭居独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省事》,以个人的生活体验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理解和感悟。首句“早岁读书无甚解”,回忆年轻时对知识理解不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晚年省事有奇功”,他发现简化生活反而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接着,“自许平生初不错”表达出对自己一生坚持原则的自信,认为自己从未偏离正道。

然而,诗人并未陷入自满,而是意识到“人言毕竟两皆空”,世间纷扰和他人评价终归虚幻。他进一步阐述,真正的真理“空中有实何人见”,只有内心明了,才能如同佛家般洞察事物的本质。最后两句,“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强调内心的平静与简单生活能去除烦恼,使人健康长寿,甚至觉得这样的生活就在闭门静思中度过即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揭示了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秋后即事

苦热真疑不复凉,火流渐见迫西方。

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

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

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社分题

天公闵贫病,雨止得丰穰。

南亩场功作,东家社酒香。

分均思孺子,归遗笑东方。

肯劝拾遗住,休嫌父老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雨

禾田已熟畏愁霖,积潦欲乾泥尚深。

一雨一凉秋向晚,似安似病老相侵。

人间有尽皆归物,世外无生赖有心。

要觅尘埃不到处,一灯相照夜愔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