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栏浦夜陪宴会

戈槛营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

毬来香袖依稀暖,酒凸觥心汎滟光。

红弦高紧声声急,珠唱铺圆袅袅长。

自比诸生最无取,不知何处亦升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军营中的夜晚还未结束,雨滴沾湿了云彩,仿佛在侍奉襄王。
香袖轻轻接住飞来的球,微温中透出香气,杯中的酒液泛着晶莹的光晕。
琴弦拉得高亢,每一声都急促而悠扬,如珠玉般滚动,旋律绵长。
我自比那些读书人,觉得毫无成就,不知何时能像他人一样受到重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戈矛营中举行的夜宴场景。诗人通过对环境和气氛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与豪华,以及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奈。

"雨沾云惹侍襄王"一句,设定了一个阴霾而又湿润的夜晚背景,其中“侍襄王”可能指的是宴会上对贵宾的侍奉。"毬来香袖依稀暖"则是对女主人或歌伎们所穿华丽衣袖的描绘,这里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暗示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酒凸觥心汎滟光”一句,通过对酒杯中倒映出的光影的形容,传达了宴会上饮酒作乐的情景。"红弦高紧声声急,珠唱铺圆袅袅长"则是对音乐的描绘,其中“红弦”指的是琴弦,“珠唱”可能是指歌伎们佩戴的珍珠饰物随着舞蹈摇曳,发出轻微的声音。

最后两句“我自比诸生最无取,不知何处亦升堂”,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与其他宾客不同的感受和命运的反思。这里的“无取”意味着自己的平凡或不如他人,而"不知何处亦升堂"则是表现了一种对于未来、对于提升个人地位的渴望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宴会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独与向往。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

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

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

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

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

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

老闲腰下丈二组,尘土高悬千载名。

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

对酒不敢起,逢君还眼明。

云罍看人捧,波脸任他横。

一醉六十日,古来闻阮生。

是非离别际,始见醉中情。

今日送君话前事,高歌引剑还一倾。

江湖酒伴如相问,终老烟波不计程。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过骊山作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形式: 古风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张好好诗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馀。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人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人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朱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