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乡人醵饮丹山分韵得地字

流景赴壑蛇,浮生迁穴蚁。

世变兹已极,扰扰欲何事。

淡饮养丹田,守口为福地。

常时不出户,一年两游寺。

清霜又芳菊,与头花前醉。

里人重斯集,髣髴乡饮意。

叙坐既有伦,交勉言亦至。

老成示典刑,少壮修容止。

智者勿笼愚,勿以利伤义。

实行培本根,馀力及文字。

宙宇自颠冥,存古强吾里。

扶持复扶持,相与无彼此。

酒云酒云乎,渊乎有馀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著在秋季乡间的生活情景和与乡人的聚会。首句“流景赴壑蛇”形象地写出时光如流水般流逝,而人生如同蛇蜿蜒前行,暗示岁月匆匆。次句“浮生迁穴蚁”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微小,如同蚂蚁搬家般不断迁移。

诗人感慨世事变迁,“世变兹已极,扰扰欲何事”,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他倡导简单生活,通过“淡饮养丹田,守口为福地”来修身养性,深居简出,每年仅两次去寺庙游览。

秋日的菊花盛开,诗人与乡亲们共聚一堂,饮酒赏花,仿佛回到了家乡的宴饮氛围中。“里人重斯集,髣髴乡饮意”表达了对乡情的深厚感情。聚会中,人们遵循礼仪,互相勉励,老者传授智慧,年轻人则注重品行修养。

诗人强调智慧不应束缚他人,也不应因利益而损害道义,“智者勿笼愚,勿以利伤义”。他认为,应当扎实根基,同时在余暇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传承古训,增强社区凝聚力。

最后,诗人呼吁大家相互扶持,不分彼此,享受酒中的余韵,体现出淳朴的人际关系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生活哲学和乡愁情怀。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二月十五日酴醾洞醉中

木香架下春未饶,累累丛蕤方弄娇。

含香不吐有时发,只须十日晴光牢。

满腔酝藉固有在,花心雅欲投金焦。

逐时消遣老者事,颇与酒兴无花妖。

不妨掇缬细咀嚼,与知味者相招邀。

而况逢迎骨肉亲,酒无清浊和粕浇。

百年此乐能几日,今日何日是花朝。

谁知醉无以将还自愧,终不如独醒君子赋离骚。

形式: 古风

十月二十四日过弟观寓所出莱菔相款

趁溪茅舍竹篱阴,石径如蛇屈曲深。

吏卒不行烟冷处,弟兄聊说岁寒心。

床头无酒可归算,窗外有鸡留伴吟。

过午忽修莱菔供,悠长滋味在山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又似前人

寓轩爱客还爱酒,酒常不足客常有。

有时宁辍炊粮资,买秫盆酿不盈斗。

今日何日天气新,和粕倾来赏春韭。

安问门外有飞尘,且向樽前开笑口。

岸帻舞得云山摇,挥毫写出风光透。

足以乐矣文字醉,彼何人斯囚裸丑。

君记取,今而后,但师会数司马家,薄物勤勤意自厚。

莫学豪饮陈孟公,投辖关门妨客走。

形式: 古风

三月二日醉中快活吟第二笔

看花须少年,老眼如梦然。

人生不满百,动要言及千。

富莫如金谷,贵莫如平泉。

其能几何时,回首皆尘烟。

我贫虽到骨,妻孥尚周全。

纵有炊断续,未尝见忧煎。

如此只如此,吾有命在天。

今朝一杯酒,知者谁为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