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端秀才游毗陵

毗陵嘉景太湖边,才子经游称少年。

风弄轻帘沽酒市,月明红袖采莲船。

若耶罨画应相似,越岫吴峰尽接连。

此去高吟须早返,广寒丹桂莫迁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毗陵的美好景色依傍着太湖畔,年轻的才子们常常来这里游览。
微风吹动着轻柔的帘幕,那是沽酒的集市,明亮的月光下,红衣女子划着采莲舟。
如同若耶溪的画卷一般美丽,越地的山峦和吴地的峰岭连绵不断。
这次出行吟诗作赋一定要尽早返回,不要在广寒宫的丹桂树下逗留太久。

注释

毗陵:古代地名,今江苏常州一带。
嘉景:美好的景色。
才子:有才华的年轻人。
经游:经过游览。
轻帘:轻盈的窗帘。
沽酒市:卖酒的市场。
红袖:红色衣袖,代指女子。
采莲船:采莲的船。
若耶:古代水名,浙江绍兴附近。
罨画:如画的风景。
越岫:越地的山峦。
吴峰:吴地的山峰。
接连:相连不断。
高吟:高声吟诵。
早返:尽早返回。
广寒:广寒宫,传说中的月宫。
丹桂:月宫中的丹桂树。
迁延:拖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和对友人游历的一种赞美。诗中的"毗陵嘉景太湖边"一句,直接将读者带到了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即今江苏省境内的太湖之滨,毗陵乃当时太湖的一个别称,常与美景联系在一起。接下来的"才子经游称少年",则是对诗中主人公——即那位被送别的友人——的一种赞誉,表明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年轻有为,这样的称呼常用来形容那些才气逼人的青年才俊。

"风弄轻帘沽酒市"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微风在窗棂间穿行,轻拂着酒馆的帘幕,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氛围。紧接着的"月明红袖采莲船"则将画面转向夜晚,月光下,女子的红色衣袖与她在莲花池中采撷莲藕的动作交织成一幅美丽的图景。

诗中的"若耶罨画应相似"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这种景致即便是名家绘画也不过如此,足见其美。随后"越岫吴峰尽接连"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毗陵太湖之美与周边的地理特征相结合,展现出一个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

最后两句"此去高吟须早返,广寒丹桂莫迁延",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劝告友人要及时返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期待和不舍。这里所谓"高吟",可能是指友人游历后将会有所感悟并能高声歌唱;而"广寒丹桂"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朋友的才华如同丹桂一般香远益溢,而不要在某个地方停留过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雅的审美品位。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送朐山孙明府赴寿阳幕府辟命

堪羡元戎虚右席,便承纶綍起金台。

菊丛憔悴陶潜去,莲幕光辉阮瑀来。

好向尊罍陈妙画,定应书檄播雄才。

预愁别后相思处,月入闲窗远梦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国子监

气秀情闲杳莫群,庐山游去志求文。

已能探虎穷骚雅,又欲囊萤就典坟。

目豁乍窥千里浪,梦寒初宿五峰云。

业成早赴春闱约,要使嘉名海内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圆上人归庐山

莲宫旧隐尘埃外,策杖临风拂袖还。

踏雪独寻青嶂下,听猿重入白云间。

萧骚红树当门老,斑駮苍苔锁径闲。

预想松轩夜禅处,虎溪圆月照空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夏侯秀才

江村摇落暮蝉鸣,执手临岐动别情。

古岸相看残照在,片帆难驻好风生。

牵吟一路逢山色,醒睡长汀对月明。

况是清朝至公在,预知乔木定迁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