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自述

生年七十又周馀,万事从心不校渠。

风雨声中长闭户,桑榆影里更观书。

行扶竹杖龙钟甚,病踞藜床偃蹇如。

忆昨武夷云满谷,长松千树托巢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自述之作,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展现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联“生年七十又周馀,万事从心不校渠”,诗人自述年事已高,七十有余,对世事不再过于计较,表现出一种豁达与超脱。

颔联“风雨声中长闭户,桑榆影里更观书”,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场景,即使在风雨交加的日子,也选择闭门读书,享受宁静的时光,体现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颈联“行扶竹杖龙钟甚,病踞藜床偃蹇如”,通过“竹杖”和“藜床”的细节,描绘出诗人步履蹒跚、疾病缠身的形象,但“偃蹇如”三字则展现出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尾联“忆昨武夷云满谷,长松千树托巢居”,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武夷山隐居的日子,那里云雾缭绕,千树长松,寓言式的表达显示出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述的方式,展现了诗人晚年的闲适生活和淡泊心态,以及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代灵宝废观道士叶宗善贽县官

大理曾悬一黍珠,六丁收拾入蓬壶。

闾阎共记神仙境,官府堪徵郡邑图。

梵气何时重结构,故基此日尚虚无。

甘棠数亩春阴近,借与西坡辟谷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次云松留别韵

为客山中未浃旬,分携相顾白头新。

长桥柳色霏微雨,空谷芝香浩荡春。

君意自宽犹惜别,我才无用付沉沦。

林泉爽气宜诗兴,应有新篇寄惠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张判簿留别韵

素琴黄卷日相亲,不分名缰苦绊身。

万里山河非旧国,十年江汉尚迷津。

海门又送孤舟雨,辇路重趋两袖尘。

贺监乞归天亦许,鉴湖春水属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云松西山送别张兼善

西山一径绿阴稠,梅雨晴时送客游。

对榻更期何夕再,抱琴深入白云幽。

微风药草薰衣袖,尽日诗瓢挂杖头。

閒说道人犹惜别,呼尊剪韭夜相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