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

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

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篘蚁。

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

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

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

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

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再多的钱也买不到青春,年老时才觉得欢乐的日子尤为珍贵。
偶尔想起,夜晚在江边的楼上,我会卸下马鞍,沉睡在那里。
兰香如虹,珍贵的香料熏染着麝香,美酒滤过如蚁群般清澈。
又有谁能详细描述,那些过去的风采,如同江中的瑶柱和荔枝的味道。
在广阔的江湖中漂泊,寻找采菱和拾翠的乐趣变得遥不可及。
我已无心再去描绘折枝的画面,或是听到卖花的声音。
头发蓬乱,头巾歪斜,我靠在书堆旁打盹。
遗憾的是,还没来得及享受归乡的宁静,秋风又起,鲈鱼莼菜的季节又来了。

注释

青春:指年轻的时光。
欢娱地:指充满欢乐的地方或时刻。
江楼:江边的楼房。
解鞍:卸下马鞍,休息。
兰焰:兰花的火焰,比喻香气。
宝香:珍贵的香料。
玉醅:美酒。
江瑶柱:江中的珍贵贝类。
荔枝味:比喻美好的回忆。
采菱拾翠:泛指采摘水生植物和欣赏美景。
折枝图:描绘折枝的画作,可能象征田园生活。
卖花声:市场上的叫卖声。
蓬鬓:蓬乱的头发。
刁骚:形容头发散乱的样子。
角巾:古代读书人常戴的头巾。
聊睡:随意地打个盹。
莼鲈:代指故乡的美食。
秋风起:暗示季节变换,可能引申为人生变迁。

鉴赏

这首元代白朴的《水龙吟》描绘了一位年华不再的文人对青春与欢乐的怀念。诗人以“万金不买青春”开篇,强调了时光的宝贵和逝去的无奈。他回忆起在江楼上,深夜独酌,解鞍小憩的场景,那兰焰如虹,宝香四溢,美酒如蚁的享受,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接着,诗人感叹自己漂泊江湖,难以寻觅往昔的采菱拾翠之乐,不愿再在折枝图和卖花声中追忆过去。他的形象刻画得颇为落魄,蓬乱的头发,歪斜的头巾,只能靠读书打发时光,心中充满遗憾,未能及时归乡享受莼鲈之美味。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秋天到来的无奈,再次提及未能实现的归乡愿望,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青春欢乐的回忆和现实生活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短亭休唱阳关,柳丝惹尽行人怨。

鸳鸯只影,荷枯苇淡,沙寒水浅。

红绶双衔,玉簪中断,苦难留恋。

更黄花细雨,征鞍催上,青衫泪、一时溅。

回首孤城不见,黯秋空、去鸿一线。

情缘未了,谁教重赋,春风人面。

斗草闲庭,采香幽径,旧曾行遍。

谩今宵酒醒,无言有恨,恨天涯远。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倚阑千里风烟,下临吴楚知无地。

有人高枕,楼居长夏,昼眠夕寐。

惊觉游仙,紫毫吐凤,玉觞吞蚁。

更谁人似得,渊明太白,诗中趣、酒中味。

惭愧东溪处士,待他年、好山分翠。

人生何苦,红尘陌上,白头浪里。

四壁窗明,雨盂粥罢,暂时打睡。

尽闻鸡祖逖,中宵狂舞,蹴刘琨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绣衣揽辔西行,慨然有志人知否。

江山好处,留连光景,一杯别酒。

世事无端,恼人方寸,十常八九。

对霜松露菊,荒凉三径,等闲又、登高后。

问讯宣城太守,几裁诗、画堂清昼。

山长水阔,思君不见,踟蹰搔首。

却羡行云,暂留还去,无心出岫。

笑穷途岁晚,江头送客,唱青青柳。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壮怀千载风云,玉龙无计三冬卧。

天教唤起,峥嵘才器,人称王佐。

豹略深藏,虎符荣佩,君恩重荷。

看旌旗动色,军容一变,鹏翼展、先声播。

我望金陵王气,尽消磨、区区江左。

楼船万舻,瞿塘东瞰,徒横铁锁。

八阵名成,七擒功就,南夷胆破。

待他年画像,麒麟阁上,为将军贺。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