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短亭休唱阳关,柳丝惹尽行人怨。

鸳鸯只影,荷枯苇淡,沙寒水浅。

红绶双衔,玉簪中断,苦难留恋。

更黄花细雨,征鞍催上,青衫泪、一时溅。

回首孤城不见,黯秋空、去鸿一线。

情缘未了,谁教重赋,春风人面。

斗草闲庭,采香幽径,旧曾行遍。

谩今宵酒醒,无言有恨,恨天涯远。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不要在短亭再唱《阳关》曲,柳条惹得行人心中满是哀怨。
鸳鸯成对,荷花凋零,芦苇稀疏,沙滩寒冷,水面浅薄。
红色的带子两端系着,玉簪断裂,难以留住眷恋。
细雨中的黄花,催促着行人的马鞍,青色衣衫上泪水瞬间洒落。
回头望去,孤城已消失在视野,秋天的天空阴沉,只有归雁划过天际。
情缘未了,为何又要让我重提,那春风中的容颜。
庭院里斗草游戏,幽静的小路上采香,这些地方我都曾走过。
如今酒醒,无言的遗憾涌上心头,只恨这遥远的天边。

注释

短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阳关:古地名,常用来象征离别。
行人:旅人,出行的人。
怨:哀怨,不满。
鸳鸯:鸟名,象征夫妻恩爱。
荷枯:荷花凋谢。
玉簪:古代女子头饰。
中断:折断,破裂。
征鞍:远行的马鞍。
溅:洒落。
孤城:孤立的城市,此处可能指故乡。
黯:阴暗,凄凉。
重赋:再次提及。
春风人面:形容美好的容颜如春风般温柔。
斗草:古代儿童游戏。
幽径:僻静的小路。
无言有恨:内心充满遗憾但无法言说。
天涯:极远处。

鉴赏

这首元代白朴的《水龙吟》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凄清景象。开篇"短亭休唱阳关",以阳关曲引发离别的伤感,暗示送别的场景。"柳丝惹尽行人怨",柳丝象征离愁,勾起行人的哀怨之情。接下来的"鸳鸯只影,荷枯苇淡,沙寒水浅",通过自然景色的冷清,进一步渲染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寥。

"红绶双衔,玉簪中断,苦难留恋",借物寓情,表达难以割舍的情感。"黄花细雨,征鞍催上",秋雨中加快行程,泪水与雨水交织,增添了离别的悲凉。"回首孤城不见,黯秋空、去鸿一线",通过远望孤城和天边孤雁,寄托对远方的思念。

"情缘未了,谁教重赋,春风人面",感叹缘分未尽,却不得不面对分离,春风中的旧日欢颜如今只能成为回忆。"斗草闲庭,采香幽径,旧曾行遍",回忆往昔在庭院和幽径的快乐时光,更显今日的落寞。最后,"谩今宵酒醒,无言有恨,恨天涯远",借酒浇愁,醒来后满心遗憾,只因相隔遥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苦,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白朴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倚阑千里风烟,下临吴楚知无地。

有人高枕,楼居长夏,昼眠夕寐。

惊觉游仙,紫毫吐凤,玉觞吞蚁。

更谁人似得,渊明太白,诗中趣、酒中味。

惭愧东溪处士,待他年、好山分翠。

人生何苦,红尘陌上,白头浪里。

四壁窗明,雨盂粥罢,暂时打睡。

尽闻鸡祖逖,中宵狂舞,蹴刘琨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绣衣揽辔西行,慨然有志人知否。

江山好处,留连光景,一杯别酒。

世事无端,恼人方寸,十常八九。

对霜松露菊,荒凉三径,等闲又、登高后。

问讯宣城太守,几裁诗、画堂清昼。

山长水阔,思君不见,踟蹰搔首。

却羡行云,暂留还去,无心出岫。

笑穷途岁晚,江头送客,唱青青柳。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壮怀千载风云,玉龙无计三冬卧。

天教唤起,峥嵘才器,人称王佐。

豹略深藏,虎符荣佩,君恩重荷。

看旌旗动色,军容一变,鹏翼展、先声播。

我望金陵王气,尽消磨、区区江左。

楼船万舻,瞿塘东瞰,徒横铁锁。

八阵名成,七擒功就,南夷胆破。

待他年画像,麒麟阁上,为将军贺。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洞庭春水如天,岳阳楼上谁开宴。

飘零郑子,危栏倚遍,山长恨远。

何处兰舟,彩霞浮漾,笙箫一片。

有娥眉起舞,含嚬凝睇,分明是、旧仙媛。

风起鱼龙浪卷,望行云、飘然不见。

人生几许,悲欢离聚,情钟难遣。

闻道当时,汜人能诵,招魂九辩。

又何如乞我,轻绡数尽,写湘中怨。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