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贺莲甫十六舅氏就婚浦口

陌上春光换。正华堂、雀屏开处,玳筵春满。

十二琼楼花似海,几处湘帘低卷。

双影并、碧阑干畔。

好向玉台寻艳句,谱新声、吹入红牙琯。

和一缕,箫声软。别来岁月从头算。

记当年、谢庭小宴,似曾相见。

今日红罗新手揭,还是旧时人面。

只添了、九雏钗颤。

付与丙丁双绶带,待明朝、共把同心绾。

鸾凤侣、神仙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的袁绶所作,是为祝贺莲甫十六舅氏与浦口女子完婚而作。词中描绘了春日里华堂盛宴的热闹景象,以“陌上春光换”开篇,点明时节变换,春意盎然。接着,词人通过“华堂、雀屏开处,玳筵春满”,渲染出喜庆的氛围,华美的厅堂,屏风开启,满席佳肴,春意充盈。

“十二琼楼花似海,几处湘帘低卷”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琼楼比作花海,湘帘轻卷,营造出如梦如幻的场景。紧接着,“双影并、碧阑干畔”描绘了两位新人在碧绿栏杆旁并肩而立的美好画面。“好向玉台寻艳句,谱新声、吹入红牙琯”则表达了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创作出美妙的诗句,谱写幸福的新曲。

“和一缕,箫声软”进一步渲染了喜庆的音乐氛围,箫声悠扬,和谐悦耳。接下来,“别来岁月从头算”一句,转而回忆起两人相识相知的过往,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厚。

“记当年、谢庭小宴,似曾相见”通过回忆当年的小宴,暗示两人早有缘分,加深了读者对两人关系的联想。随后,“今日红罗新手揭,还是旧时人面”描述了今日婚礼的盛况,新人面貌依旧,表达了对两人爱情长久不变的赞美。

最后,“只添了、九雏钗颤”、“付与丙丁双绶带”、“待明朝、共把同心绾”、“鸾凤侣、神仙伴”等句,分别以增添的首饰、双绶带、共同结同心以及成为神仙伴侣的愿景,表达了对新人婚姻美满、幸福长久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婚礼的盛大场面和新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充满祝福与浪漫色彩的作品。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送云裳姨母之嘉定

怕说行期,乍领略、别离滋味。

况又是、江南三月,饯春天气。

两岸柔条和泪折,一襟幽怨凭谁洗。

向尊前、莫为唱阳关,添憔悴。游冶处,从头记。

多少恨,从今起。算花深栏曲,长相依倚。

如旧山眉窥绣槛,槛前人影今天际。

剩银钩、题壁字分明,空凝睇。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月底修箫谱.春夜乘月登仓山

渡溪桥,攀石蹬,寻月上岩顶。

万竹玲珑,摇碎冰轮影。

凭栏不尽低回,一亭如笠,算今夜、更筹须闰。

斗香茗。轻烟吹处成丝,风细袅三径。

回首红楼,隐隐一灯靓。

琼箫谱出新愁,梅花落遍,却半臂、嫩寒初劲。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风入松.送花玉五姑母归瓦梁

相依几夕数觥筹。沟水忽分流。

杨枝待折还延伫,凭轻帆、欲去还留。

惆怅石城桥畔,一年一送归舟。歌残金缕不胜愁。

无语注双眸。江南剩有欢场在,料隔江、梦也回头。

却怪莺声啼处,绿阴遮断红楼。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八声甘州.秋日侍莲甫舅氏游摄山

认丹崖翠巘影钩连,别有洞中天。

恰秋空云净,斜阳一抹,红挂峰前。

楼阁玲珑不断,只合住飞仙。

何处晚钟起,敲破苍烟。

重倚松亭伫立,指水流花淡,泉喷珠圆。

忽怒涛风卷,暝色上松巅。

有冲寒、两三来雁,写新愁、欲下又回旋。

低回处、再来蜡屐,知是何年。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