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峰峰顶人,受法老西秦。
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
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
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创作的,题目为《题兴善寺僧道深院》。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禅定境界的情操。
"江峰峰顶人,受法老西秦"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高洁之人,在江峰的巅峰之上接受着来自老一代的佛法,这里面的“老西秦”可能指的是一位在西秦地区有深厚造诣的禅师。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既展现了僧人的高洁地位,也暗示了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精神传统。
"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 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追求的性质。佛法不依赖于过去的功绩,而是直接指向心灵的觉悟;禅修也不是为了未来的某种成就或转世,而是关注当下的精神实践。这两句诗强调了一种超越世间因果的精神境界。
"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 这两句则转向具体的生活场景。院中栽植的是来自异国的植物,这可能象征着僧人的心胸广大,能够吸纳各地之精华;而“堂展祖师真”则显示了对禅宗祖师们真实传承的尊崇。
最后两句"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够遵循宗派的教诲,追寻一种超脱尘世纷扰、没有杂念的清净生活。这不仅是对佛法的一种理解,也反映出诗人本人的精神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僧道深院的描写和对佛法禅修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觉悟的主题。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佛理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对于心灵自由的向往。
不详
树凉清岛寺,虚阁敞禅扉。
四面闲云入,中流独鸟归。
湖平幽径近,船泊夜灯微。
一宿秋风里,烟波隔捣衣。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
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
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
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上彻鍊丹峰,求玄意未穷。
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
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
人间足烦暑,欲去恋松风。
院凉松雨声,相对有山情。
未许溪边老,犹思岳顶行。
纱灯留火细,石井灌瓶清。
欲问吾师外,何人得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