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河中鹳雀楼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

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

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

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站在高楼上怀古引发悲壮之歌,如今已不见鹳雀有野燕飞过。
树木间隔着五陵,秋色早早降临,河水连接着三晋,夕阳映照得多姿多彩。
渔人留下的篝火化作凄冷的余烬,牧童吹奏的笛声在夜风中激起层层波纹。
十年后重游此地正值万物凋零,身处天涯,归乡的打算又该如何呢?

注释

高楼:高层建筑。
怀古:怀念古代,追思历史。
悲歌:悲伤激昂的歌曲或诗文。
鹳雀:一种大型涉禽,常被古人用来描绘荒凉景象。
野燕:野生的燕子,此处象征生机与活力。
过:经过,飞过。
五陵:指西汉五个皇帝(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的陵墓群,这里代指古代繁华之地。
秋色:秋天的景色。
早:提早,提前到来。
三晋:古地区名,包括今山西、河北南部一带,此处泛指北方地区。
夕阳:傍晚的太阳。
多:丰富,众多。
渔人:捕鱼的人。
遗火:遗留下来的火,此处指熄灭后的篝火余烬。
寒烧:寒冷的火光,象征孤寂凄凉。
牧笛:牧童吹奏的竹笛。
吹风:风吹动,使笛声随风飘荡。
起:引起,产生。
夜波:夜晚的水波,暗指夜晚的宁静或动荡。
十载:十年。
重来:再次来到。
值:正值,恰逢。
摇落:树叶纷纷落下,比喻事物衰败、凋零。
天涯:极远的地方,这里指远离故乡。
归计:归乡的计划或打算。
欲如何:应该如何做,表示对未来的困惑或思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哀伤的情感。开篇"高楼怀古动悲歌",便设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登上高楼,对过去历史的深切思念和悲凉之情。紧接着"鹳雀今无野燕过"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意境。

中间两句"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暗示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沧桑。五陵指的是汉朝皇帝的陵墓,而三晋则是古代地名,这两处地点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诗人通过秋色与夕阳的不同景象,传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无限感慨。

接着"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则转向日常生活场景,渔人(打鱼的人)的火堆和牧人的笛声,都在夜晚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凄清。这些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加深了整体的情感色彩。

最后两句"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未来命运的迷茫与困惑。这里的“十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重来”则是时间循环的体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种历史与自然的交织中显得格外沉重。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积淀和丰富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终南山白鹤观

上彻鍊丹峰,求玄意未穷。

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

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

人间足烦暑,欲去恋松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诠律师院

院凉松雨声,相对有山情。

未许溪边老,犹思岳顶行。

纱灯留火细,石井灌瓶清。

欲问吾师外,何人得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郑侍御蓝田别业

秋山清若水,吟客静于僧。

小径通商岭,高窗见杜陵。

云霞朝入镜,猿鸟夜窥灯。

许作前峰侣,终来寄上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题宣州开元寺

谁家烟径长莓苔,金碧虚栏竹上开。

流水远分山色断,清猿时带角声来。

六朝明月唯诗在,三楚空山有雁回。

达理始应尽惆怅,僧闲应得话天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