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院凉松雨声,相对有山情。
未许溪边老,犹思岳顶行。
纱灯留火细,石井灌瓶清。
欲问吾师外,何人得此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禅院的静谧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追求。
"院凉松雨声,相对有山情。" 这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的场景,禅院内外充满了松树的清凉气息和细微的雨声,而这片山林正是诗人心之所向。
"未许溪边老,犹思岳顶行。" 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还没有在溪边安度晚年,但内心却始终渴望攀登高峰,以追求精神的至高点。
"纱灯留火细,石井灌瓶清。"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禅院中的日常生活:昏黄的灯光在纱窗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而从山间的石井中汲取的水清澈见底,用于洗涤心灵。
"欲问吾师外,何人得此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禅法修行的尊崇和向往,他想要询问自己的师父,除了佛祖之外,还有谁能够达到这种超凡脱俗的生命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不详
秋山清若水,吟客静于僧。
小径通商岭,高窗见杜陵。
云霞朝入镜,猿鸟夜窥灯。
许作前峰侣,终来寄上层。
谁家烟径长莓苔,金碧虚栏竹上开。
流水远分山色断,清猿时带角声来。
六朝明月唯诗在,三楚空山有雁回。
达理始应尽惆怅,僧闲应得话天台。
吟魂不复游,台亦似荒丘。
一径草中出,长江天外流。
暝烟寒鸟集,残月夜虫愁。
愿得生禾黍,锄平恨即休。
岂得恋樵渔,全家湖畔居。
远无潮客信,闲寄岳僧书。
野白梅繁后,山明雨散初。
逍遥向云水,莫与宦情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