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早朝

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

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

帝居在蓬莱,肃肃钟漏清。

将军领羽林,持戟巡宫城。

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

庭燎远煌煌,旗上日月明。

圣人龙火衣,寝殿开璇扃。

龙楼横紫烟,宫女天中行。

六蕃倍位次,衣服各异形。

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

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

朝服带金玉,珊珊相触声。

泰阶备雅乐,九奏鸾凤鸣。

裴回庆云中,竽磬寒铮铮。

三公再献寿,上帝锡永贞。

天明告四方,群后保太平。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国礼仪齐备,万国朝拜元首正当时。
东方未露晨曦,朝臣佩剑已挤满宫门。
皇帝居于蓬莱仙境,庄严的钟声清晰可闻。
将军率领禁卫军,手持长戟巡逻宫城。
皇家仪仗静候夜幕,雪白的兵器环绕如天兵。
庭中火把远远明亮,旗帜上日月图案鲜明。
圣上身着龙纹火衣,寝宫之门缓缓开启。
紫烟缭绕龙楼高耸,宫女们如同行走在天际。
六藩使臣按位次排列,服饰各异展现各国风情。
抬头望见高悬的玉牌,却认不出宫殿的名称。
左右展开雉尾扇,舞蹈遍布整个宫廷。
朝臣衣裳佩金戴玉,行走间叮当作响轻盈。
泰阶上雅乐齐备,九曲鸾凤和鸣声声。
徘徊在吉祥云中,竽磬声冷冽清脆响。
三公再次祝寿祈福,天帝赐予永远的坚贞。
天明宣告于四海,众王共保天下太平。

注释

大国:指强大的国家。
礼乐:古代的礼仪与音乐制度,象征文明与秩序。
万邦:众多的国家或部落。
朝元正:朝拜君主,元正指元旦,亦泛指帝王。
东方色未动:指天还未亮。
冠剑:代指官员,冠为帽子,剑为配饰。
门已盈:宫门已经挤满了人。
帝居:皇帝居住的地方。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比喻皇宫的神秘与尊贵。
肃肃:形容声音清越或气氛庄严。
钟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的流逝。
将军:高级军官。
羽林:皇帝的禁卫军。
持戟:手持长柄武器,象征守卫。
巡宫城:在宫城墙内巡逻。
翠华:指皇帝的仪仗队,常用翠鸟羽毛装饰。
宿陈:布置完毕,准备就绪。
雪仗:白色的兵器,形容兵器的整齐与威严。
罗天兵:布满如天兵,形容阵容盛大。
庭燎:古代宫中照明的大火把。
煌煌:明亮的样子。
旗上日月明:旗帜上绣有日月图案,象征皇权。
圣人:指皇帝。
龙火衣:可能指装饰有龙纹并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
寝殿:睡觉的宫殿。
璇扃:宫门的美称,这里指寝宫之门。
龙楼:指皇宫中的高楼。
横紫烟:被紫色烟雾缭绕,形容仙境般的景象。
宫女天中行:宫女们如同在天界中行走,形容其超凡脱俗。
六蕃:指周边六个藩属国或民族。
倍位次:按规定的顺序排列。
衣服各异形:穿着各自特色的服饰。
玉牌:可能指宫殿的标识或名牌。
不识宫殿名:不认识宫殿的名称,表示宫殿众多且宏伟。
雉扇:用雉鸡羽毛装饰的扇子,用于仪仗或舞蹈。
蹈舞:跳舞,此处指仪式性的舞蹈。
分满庭:遍布整个庭院。
朝服:官员上朝时穿的正式服装。
带金玉:佩戴金玉饰品。
珊珊:形容金玉相碰的声音。
泰阶:古代天文学中的星象,也比喻朝廷、国家。
雅乐:古代的宫廷音乐,庄重典雅。
九奏:多次演奏,形容音乐丰富而隆重。
鸾凤鸣:比喻音乐美妙如同凤凰和鸣。
裴回:同徘徊,逗留不去。
庆云:吉祥的云彩,象征祥瑞。
竽磬:古代乐器,竽为吹奏乐器,磬为打击乐器。
寒铮铮:清冷的响声,形容音乐清越。
三公:古代最高官职的合称,一般指太师、太傅、太保。
再献寿:再次向皇帝祝寿。
上帝:天帝,也可理解为上天。
锡永贞:赐予永久的坚贞或忠诚。
天明:天亮,新的一天开始。
告四方: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告。
群后:各国的君主或诸侯。
保太平: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宏伟壮观的皇宫早晨景象,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帝制时代的辉煌与庄重。从“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可见诗人在赞美中央王朝的威仪和各诸侯国的朝贡之盛,同时也映射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秩序井然。

“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则是描写清晨宫廷的活跃场景,虽然天还未亮,但守卫宮門的士兵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开始一天的值勤工作。这里表现了朝廷官员和侍卫的勤勉与警觉。

“帝居在蓬莱,肃肃钟漏清”则是借用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岛来形容皇帝所居之地的超凡脱俗,以及宫中早晨的宁静。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皇权的崇高与神秘。

“将军领羽林,持戟巡宫城”则是强调守卫工作的严肃和重要性,展现出军事力量的展示和国家安全的重视。

接下来的几句:“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庭燎远煌煌,旗上日月明。”通过对宫殿、服饰、装备的描写,以及对光线和时间的刻画,进一步渲染了皇宫早朝的气氛。

“圣人龙火衣,寝殿开璇扃。龙楼横紫烟,宫女天中行。”则是通过对皇帝服饰、寝宫以及宫中的神秘气息的描绘,再次强化了皇权的超自然属性和皇室生活的非凡。

“六蕃倍位次,衣服各异形。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诗人通过对不同级别官员服饰差异的描述,以及对宫内广阔复杂建筑群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宫规模和辉煌文化的赞叹。

“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朝服带金玉,珊珊相触声。”则是通过对宫廷仪式以及官员服饰上金玉装饰声音的描写,展示了皇宫早朝的奢华与繁复。

“泰阶备雅乐,九奏鸾凤鸣。裴回庆云中,竽磬寒铮铮。”通过对音乐和舞蹈的描述,以及对乐器声音的细致刻画,传达了皇宫早朝的盛大与喜悦。

“三公再献寿,上帝锡永贞。天明告四方,群后保太平。”最后几句则是通过对高级官员(三公)祝颂皇帝长寿,以及对上天赐福和宣布天下太平的描写,总结全诗,对中央集权体制下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表示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辉煌而又庄严的皇宫早朝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政治文化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加工。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公无渡河

渡头恶天两岸远,波涛塞川如叠坂。

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

蛟龙啮骨鱼食血,黄泥直下无青天。

男儿纵轻妇人语,惜君性命还须取。

妇人无力挽断衣,舟沈身死悔难追。

公无渡河,公须自为。

形式: 乐府曲辞

开池得古钗

美人开池北堂下,拾得宝钗金未化。

凤凰半在双股齐,钿花落处生黄泥。

当时堕地觅不得,暗想窗中还夜啼。

可知将来对夫婿,镜前学梳古时髻。

莫言至死亦不遗,还似前人初得时。

形式: 古风

水夫谣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衣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出。

一间茆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形式: 古风

水运行

西江运船立红帜,万棹千帆绕江水。

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

县官部船日算程,暴风恶雨亦不停。

在生有乐当有苦,三年作官一年行。

坏舟畏鼠复畏漏,恐向太仓折升㪷。

辛勤耕种非毒药,看著不入农夫口。

用尽百金不为贵,但得一金即为利。

远徵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