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壁告亲友诗二首(其二)

入俗深知与俗违,闲云野水是吾师。

亲朋莫漫相惊讶,只是吾人已死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淡泊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死、世俗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句“入俗深知与俗违”,点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洞察,他深知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这种反差并非偶然,而是内心深处对真我追求的体现。接着,“闲云野水是吾师”一句,借自然界的闲云野水比喻为人生的导师,暗示着诗人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亲朋莫漫相惊讶,只是吾人已死时。”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向亲友传达一种超脱生死的态度,即无论生前如何,最终都将归于寂静,面对死亡无需惊讶或恐惧,因为那不过是生命旅程的自然终结。这种对生死的豁达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越物质世界束缚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生与死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真我、自然和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与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20)

朱用纯(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 字:致一
  • 号:柏庐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昆山
  • 生卒年:1627—1698

相关古诗词

赠别武陵诸远之

寂寞穷村老鹬冠,客窗与子共盘桓。

烟霞骨相逢姑布,冰雪襟怀许伯鸾。

山寺落梅伤别易,天涯芳草寄愁难。

西陵南浦应相忆,月满中庭各倚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寿李映碧先生

举世皆尚年,所重在平生。

不见期颐寿,适以摧令名。

省阁旧才贤,朝章多建明。

汉廷有张于,民自无冤声。

忠亮炳千古,岂直松乔龄。

天心笃所佑,以持世道倾。

弱草萎疾风,寒松弥晚荣。

要使仰止下,感慕有馀情。

韦编况夙好,著书万卷成。

形式: 古风

夏景初八十寿诗

淳风委流波,去去何时复。

赖有耆旧存,嶷然立颓俗。

家学擅当世,弓冶递相续。

早岁经术精,亦曾摧五鹿。

剑光欲射斗,虹气还韫椟。

青箱老平生,素心媚幽独。

幼安务慈爱,太丘尚雍穆。

息机观自得,齐物保无欲。

何求三岛青,不羡双瞳绿。

但凭仁寿理,耄耋犹朝旭。

况复得象贤,再世联芳躅。

既□龙虎文,岂向林泉伏。

抚此乐事多,遥遥跻百福。

斯晨进新醪,正值开黄鞠。

却笑陶渊明,委心大化逐。

犹羡草木姿,欲驻颓龄促。

形式: 古风

题《东湖钓隐图》赠张无待

短衣匹马天涯路,一年一恸空归去。

不须舍旁苦竹逃,不须岸上牵船住。

泛泛东湖弄碧波,借问姓名张志和。

曾寻沧海逢黄石,且脱青囊挂绿蓑。

有时放艇湖心白,一竿惊动蛰龙宅。

会兴云雨遍大荒,再访五湖范少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