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夜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翻译

碧蓝的天空中月亮宁静明亮,月光下忧郁的人独自徘徊。
菊花凋零靠在稀疏的篱笆旁,枯萎的梧桐叶飘落进寒冷的井中。
边塞的大雁飞得急,感觉到秋天已过,邻居的鸡叫得晚,知道夜晚漫长。
深沉的情感无言以表,只是空空地思索,风儿吹过,露水打湿了衣裳,感到凉意。

注释

碧空:指晴朗无云的蓝天。
溶溶:形容月光明亮的样子。
月华:月光。
吊孤影:独自哀伤或思念的样子。
残菊:凋谢的菊花。
疏篱:稀疏的篱笆。
衰桐:枯萎的梧桐树。
寒井:寒冷的井。
塞鸿:边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
秋尽:秋天结束。
邻鸡:邻居的鸡。
鸣迟:叫得晚。
夜永:夜晚漫长。
凝情:深深的情感。
不语:沉默不言。
空所思:空洞的思绪,没有实际的对象。
衣裳冷:衣服被露水打湿而感到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月光下人影孤单,花开却是残菊,树叶间桐叶随风而落。诗中通过对自然界细腻刻画,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思念。

“碧空溶溶月华静”一句,以动人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般流淌在清澈的天际中。紧接着,“月里愁人吊孤影”,诗人借由月光下自己的身影,抒发了内心的忧虑和孤独感。

“花开残菊傍疏篱”写的是深秋时节,其他花朵已经凋零,只剩下些许残留的菊花围绕在稀疏的竹篱旁。这不仅是景物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孤独感受的沉重。

“叶下衰桐落寒井”一句,通过树叶间桐叶随风飘落到冷清的古井中,增添了一份萧瑟之感。同时,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力的衰退。

“塞鸿飞急觉秋尽”则是借由雁过声急,凸显出秋天即将结束的迫切感。而“邻鸡鸣迟知夜永”,通过邻家的公鸡不急于叫,揭示了深夜的漫长和诗人的清醒。

最后,“凝情不语空所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不愿言说,只是静静地感受着夜晚带来的无尽思绪。而“风吹白露衣裳冷”,则是环境与心境的交响,通过微风吹拂下的一层薄霜,使得诗人的衣衫都感到凉意。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构建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孤寂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晚凉偶咏

日下西墙西,风来北窗北。

中有逐凉人,单床独栖息。

飘萧过云雨,摇曳归飞翼。

新叶多好阴,初筠有佳色。

幽深小池馆,优稳闲官职。

不爱勿复论,爱亦不易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晚起闲行

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

坐稳夜忘眠,卧安朝不起。

起来无可作,闭目时叩齿。

静对铜炉香,暖漱银瓶水。

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

西寺讲楞伽,闲行一随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晨兴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

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

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

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

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形式: 古风

望江楼上作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