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

直方难为进,守此微贱班。

开卷不及顾,沈埋案牍间。

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

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

君心傥如此,携手相与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正直的人难以进取,只能安于卑微的地位。
翻开书卷都来不及看,整日在文案中埋头苦干。
战乱长久不断,百姓怎能有片刻安宁,赋税徭役源源不断。
紧迫的忧患让人哀叹,宽厚的政治反而招致祸患。
日日夜夜渴望退隐,出门远望,思念着故乡的山水。
如果你的心意也如此,那么让我们一起携手归隐吧。

注释

直方:正直的人。
难为进:难以进取。
微贱班:卑微的地位。
开卷:翻开书卷。
不及顾:来不及看。
沈埋:埋头。
案牍间:公文堆中。
兵凶:战乱。
相践:持续不断。
徭赋:赋税和徭役。
岂得闲:怎能有空闲。
促戚:紧迫的忧患。
下可哀:让人哀叹。
宽政:宽厚的政治。
身致患:自身招致祸患。
日夕:日日夜夜。
思自退:渴望退隐。
故山:故乡的山。
君心:你的心意。
傥如此:如果这样。
携手相与还:一起携手归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战乱之中,深感困顿与哀愁的情景。开篇“直方难为进,守此微贱班”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局势时的无奈与低微职位带来的挫败感。紧接着,“开卷不及顾,沈埋案牍间”则展示了诗人在繁忙中甚至连书籍都来不及翻阅,只能沉埋在文书之间,这反映出当时战乱频仍,政务纷争,使得诗人无法安心治学。

“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一句,则深刻揭示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和沉重的税赋负担。战争持续不断,征收的赋税也无休止,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表达的是官员在这种情况下的悲哀和对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个人灾难。诗人感受到的压力与痛苦,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忧虑。

最后,“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傥如此,携手相与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渴望与友人共同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平静。这也反映出了唐代士大夫常有的归隐思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对比,展现了战乱时期官员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寄二严

丝竹久已懒,今日遇君忺。

打破蜘蛛千道网,总为鹡鸰两个严。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寄大梁诸友

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

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

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

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

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

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

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子西

夏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

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

伤离枉芳札,忻遂见心曲。

蓝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

托邻素多欲,残帙犹见束。

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形式: 古风

寄中书刘舍人

云霄路竟别,中年迹暂同。

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

佳咏邀清月,幽赏滞芳丛。

迨予一出守,与子限西东。

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

忽睹九天诏,秉纶归国工。

玉座浮香气,秋禁散凉风。

应向横门度,环佩杳玲珑。

光辉恨未瞩,归思坐难通。

苍苍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