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大梁诸友

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

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

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

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

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

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

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分隔竹林守护南谯城,停车暂歇经过梁池。
繁华都市众多贤人聚,河边饯行队伍拥簇。
宴会上欢笑刚开始,方舟已解开缆绳起航。
一旦顺应风向水势,只见山水快速逝去。
昨日停留在睢阳,今夜住宿在符离。
云雾缭绕树木重重,烟波浩渺思归心切。
相互勉励勤于政事,全国军队正需辛劳。

注释

分竹:分隔竹林,象征守卫或划分地界。
守南谯:守护南谯城,南谯是古地名。
弭节:停下马车,指暂时停留。
梁池:地名,古代的湖泊。
雄都:繁华的都市。
众君子:众多贤人或有德之士。
燕谑:宴会上的戏谑,欢笑。
云洽:形容欢笑融洽的气氛。
方舟:并排的船只,这里指大船。
解维:解开缆绳,准备起航。
风水便:顺应风向和水流,指航行顺利。
山川驰:形容山水景色快速逝去的景象。
昨日次睢阳:昨天停在睢阳,次,停留。
宿符离:今晚住在符离,符离也是古地名。
云树:云雾中的树木,形容景色凄迷。
重叠:层层叠叠,形容树木茂密。
烟波:烟雾弥漫的水面。
念还期:思念归期,想家的心情。
相敦:相互劝勉。
勤事:勤于政事,努力工作。
海内:泛指全国。
方劳师:军队正在辛勤劳苦,指战事频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南谯(今安徽桐城)与朋友们告别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离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开篇两句“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生动地勾勒出旅人行走在竹林间和水边的情境。接下来的“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则描绘了许多友人聚集于河岸边送别的热闹场景。

中间两句“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写出了朋友们亲切告别的声音和行船即将启程的情形。紧接着,“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则透露出旅人对于顺利航行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壮丽山河景色的赞美。

下半首诗转而深情,通过“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两句,体现出时间流逝和空间距离感。接着,“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层叠的云树和涌动的烟波一样深长。

末尾两句“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显示了诗人对于朋友间互相勉励和关怀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的忙碌与艰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旅途中的孤独寂寞。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深的佳作。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寄子西

夏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

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

伤离枉芳札,忻遂见心曲。

蓝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

托邻素多欲,残帙犹见束。

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形式: 古风

寄中书刘舍人

云霄路竟别,中年迹暂同。

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

佳咏邀清月,幽赏滞芳丛。

迨予一出守,与子限西东。

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

忽睹九天诏,秉纶归国工。

玉座浮香气,秋禁散凉风。

应向横门度,环佩杳玲珑。

光辉恨未瞩,归思坐难通。

苍苍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寄令狐侍郎

三山有琼树,霜雪色逾新。

始自风尘交,中结绸缪姻。

西掖方掌诰,南宫复司春。

夕燕华池月,朝奉玉阶尘。

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

群公共然诺,声问迈时伦。

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

翔集且不同,岂不欲殷勤。

一旦迁南郡,江湖渺无垠。

宠辱良未定,君子岂缁磷。

寒暑已推斥,别离生苦辛。

非将会面目,书札何由申。

形式: 古风

寄冯著

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

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

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

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

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