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献仆射相公(其一)

三朝文匠百僚师,再秉洪钧七政齐。

一道白麻来玉署,两条红烛上沙堤。

池波尚浴当时凤,省树犹存旧日鸡。

炉冶正开无弃物,应怜折剑在尘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寄献仆射相公(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受赠者——可能是一位高官或文人的一种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

“三朝文匠百僚师,再秉洪钧七政齐。”

这里的“三朝”指的是历经三个皇帝的朝代,而“文匠百僚师”则是对受赠者的尊称,意味着他在文学上有极高的地位和成就。“再秉洪钧”表明受赠者曾两次担任重要职务,“七政齐”则强调其治理能力之全面与均衡。

“一道白麻来玉署,两条红烛上沙堤。”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典型的官府生活场景。“白麻”是古代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来象征公文或官方文件,“玉署”则可能指的是受赠者的办公地点。红烛上沙堤,则是夜晚工作的情形,显示出一种勤勉和忙碌的生活状态。

“池波尚浴当时凤,省树犹存旧日鸡。”

这里引用了古代象征吉祥的凤凰与报晓的鸡,来喻指受赠者在过去曾经辉煌一时,如今虽已不及往昔,但仍有余韵可寻。

“炉冶正开无弃物,应怜折剑在尘泥。”

这两句表现出一种珍惜和感慨的情怀。“炉冶”可能是指炼丹或熔铸之类的行为,强调的是不浪费任何物资。而“应怜折剑在尘泥”则是一种意象,通过对过去英雄事迹的回忆,表达出一种对于过往勇士和武器现在沦落尘埃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受赠者既敬佩其才华与成就,又对其身处高位但仍保持勤政不懈以及珍惜物品、怀念过往英雄情怀的一种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寄献润州赵舍人(其一)

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

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

直庐久负题红叶,出镇何妨拥碧幢。

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寄献润州赵舍人(其二)

记言彩笔罢摛华,郡阁高闲似道家。

琴院坐听江寺磬,郡楼吟见海山霞。

春园遗母亲烧笋,夜榻留僧自煮茶。

应笑陶潜未归去,折腰奔走在泥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献翰林宋舍人

金鼎盐梅偶未和,位高犹说野情多。

宫墙月上开琴匣,道院风清响药罗。

留客旋烧含露笋,倩僧教种耐霜莎。

孤寒知有为霖望,未忍江头钓渌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寄潘处士

卖药先生白布衣,书来方信在京师。

减君炉里烧丹术,助我山中买酒资。

闲似野云终不仕,闭如笼鹤已多时。

飘飘又去黄河北,更负中条几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