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寄献仆射相公(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受赠者——可能是一位高官或文人的一种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
“三朝文匠百僚师,再秉洪钧七政齐。”
这里的“三朝”指的是历经三个皇帝的朝代,而“文匠百僚师”则是对受赠者的尊称,意味着他在文学上有极高的地位和成就。“再秉洪钧”表明受赠者曾两次担任重要职务,“七政齐”则强调其治理能力之全面与均衡。
“一道白麻来玉署,两条红烛上沙堤。”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典型的官府生活场景。“白麻”是古代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来象征公文或官方文件,“玉署”则可能指的是受赠者的办公地点。红烛上沙堤,则是夜晚工作的情形,显示出一种勤勉和忙碌的生活状态。
“池波尚浴当时凤,省树犹存旧日鸡。”
这里引用了古代象征吉祥的凤凰与报晓的鸡,来喻指受赠者在过去曾经辉煌一时,如今虽已不及往昔,但仍有余韵可寻。
“炉冶正开无弃物,应怜折剑在尘泥。”
这两句表现出一种珍惜和感慨的情怀。“炉冶”可能是指炼丹或熔铸之类的行为,强调的是不浪费任何物资。而“应怜折剑在尘泥”则是一种意象,通过对过去英雄事迹的回忆,表达出一种对于过往勇士和武器现在沦落尘埃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受赠者既敬佩其才华与成就,又对其身处高位但仍保持勤政不懈以及珍惜物品、怀念过往英雄情怀的一种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