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谢简斋惠天台僧所饷黄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简斋赠送的天台僧人所馈赠的黄精表示感谢,并流露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衰年不愿海山居,愿舐淮南药鼎馀”,诗人以“衰年”自谦,表明自己已至晚年,不求隐居于海山之间,而是希望能在药鼎之馀,品味到药力的余韵,体现出对自然和健康生活的向往。
接着,“但使体中还少壮,更偕儿辈向诗书”,诗人表达了只要身体恢复年轻状态,就愿意陪伴家人一起学习诗书的愿望,展现出对家庭和谐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苍山旨蓄承分乞,白首飞蓬或埽除”,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希望能在苍山之中,品尝美味的食物,即使到了老年,也愿意清扫杂草,保持环境的整洁,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最后,“想见赤城霞畔路,长镵木柄下空虚”,诗人想象着在赤城山的霞光映照下行走的道路,以及手持长镵(一种农具)在空旷之地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健康、家庭、文化以及劳动的热爱与追求,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