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篇赠章给事元益

雄剑须铁英,良工锻鍊成。

铦镡淬碧水,莹锷发坚硎。

差差动阴缦,耿耿开阳精。

奇名劣紫电,硕价羞青萍。

龙光远缭绕,虎气高峥嵘。

手持慨无敌,腰佩誇有灵。

君子愿自卫,万镒勤相徵。

岂容韬玉匣,蚤见归彤庭。

饰以黄金鞘,络以赤绒缨。

剸彼邃山犀,断彼沧海鲸。

鬼母悲敛迹,神奸慄藏形。

昕夕置左右,天下歌雍平。

匪徒异三尺,巨阙奚足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宝剑篇赠章给事元益》由明代诗人魏偁所作,通过描绘宝剑的精妙工艺与非凡威力,展现了宝剑作为象征力量与保护的意象。

诗中首先赞美了宝剑的材质与制作工艺:“雄剑须铁英,良工锻鍊成。”强调了宝剑的品质依赖于优质的材料和精湛的技艺。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宝剑的外观特征:“铦镡淬碧水,莹锷发坚硎。”碧水淬火,使得剑刃锋利无比,光泽如镜。随后,“差差动阴缦,耿耿开阳精。”形容剑身在阳光下闪烁,犹如夜空中的星辰,既神秘又充满力量感。

“奇名劣紫电,硕价羞青萍。”将宝剑与传说中的紫电、青萍相比较,突出了其独特的名声和价值。接下来,“龙光远缭绕,虎气高峥嵘。”进一步描绘了宝剑的威严与气势,仿佛龙腾虎跃,光芒四射。

“手持慨无敌,腰佩誇有灵。”表达了拥有此剑之人将无惧任何挑战,剑本身也如同有灵一般,令人敬畏。诗人接着阐述了宝剑对于君子的意义:“君子愿自卫,万镒勤相徵。”强调了宝剑作为个人安全与尊严的守护者。

“岂容韬玉匣,蚤见归彤庭。”指出宝剑不应被束之高阁,而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卫国家与人民。最后,“饰以黄金鞘,络以赤绒缨。”描绘了宝剑的装饰,使其更加华美,同时“剸彼邃山犀,断彼沧海鲸。”表明宝剑的强大威力,能够斩杀猛兽,征服大海。

“鬼母悲敛迹,神奸慄藏形。”形象地表现了宝剑的威慑力,连鬼怪都为之胆寒。诗人最后总结道:“昕夕置左右,天下歌雍平。”意味着宝剑时刻伴随主人,为天下带来和平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宝剑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作为武器的实用价值,更寓意着忠诚、勇敢与正义的力量,以及对和平与秩序的向往。

收录诗词(71)

魏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宪副黄公自立四友亭

友道日湮落,桃李情纷如。

息驾遂常分,养晦田园居。

脩竹八九本,劲松一二株。

山梅亦其伍,幽树纵横舒。

茅亭何小小,翼然临清渠。

古色照窗几,高香散座隅。

遂断尘烦绁,偃仰甘与俱。

物性契我情,澹然非相疏。

天真自不易,莫景恒犹初。

洞察齐物理,斯类俱吾徒。

形式: 古风

常山县至玉山县山行七十里

轧轧舁肩舆,沙径平如案。

纡回万山下,景色佳可玩。

石隙泉琴悲,苔文岩绮粲。

涧花炫日吐,谷鸟逐人唤。

山开衍平畬,麦秀青霞散。

峡隘树阴暧,岚深愕黎旦。

络绎旅人行,累累状珠贯。

我非名利徒,曷足兴遐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寄永丰范教谕冕先生

炎首雨生凉,莎鸡作秋语。

荒寂乱山中,气候殊吾土。

子宦同一方,去路几何许。

相望不得亲,晨夕萦愁绪。

溪月如我期,谷云为我侣。

缀文岂徒然,青冥弃遐羽。

知音谅此怀,落莫将谁处。

形式: 古风

盘谷图

乱峰叠嶂高接天,苍树白云断复连。

岩磴盘回到深谷,茂林喷沫飞寒泉。

泉甘土肥乃佳处,自昔何人此中住。

愿也独忘名利情,巾车裋褐随烟雾。

列壑可樵溪可渔,石田种树兼著书。

陆海风波险不及,夜窗梦与巢由居。

鸿飞冥冥弋何慕,世人少有知其故。

桃源遐躅岂为仙,盘谷只今谁问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