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宫中三台二首(其一)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园里看花。

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红鸾扇遮。

形式: 词牌: 三台 押[麻]韵

翻译

在鱼藻池畔射鸭子,在芙蓉园中赏花。
太阳的色泽与柘袍相似,不需要红色的鸾扇来遮挡。

注释

鱼藻池:一个以鱼和水草闻名的池塘,这里指代一个具体的游憩地。
射鸭: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用箭射击水面上的鸭子。
芙蓉园:种满芙蓉花的园林,代表一个赏花的美丽场所。
看花:观赏花朵,享受自然美景。
日色:太阳的颜色,这里比喻皇帝的柘袍颜色鲜艳如阳光。
柘袍:用柘木染色的袍子,古代帝王的礼服,常指皇帝所穿。
不著:不需要,不用。
红鸾扇:装饰华丽的红色扇子,常为宫女所持,用以遮阳或装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宫中贵族的闲适与奢华。首句“鱼藻池边射鸭”,运用了动态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活跃的水面狩猎场景,展现了宫中贵族消遣时光的一种方式。

接下来的“芙蓉园里看花”则是转到了另一处景致,芙蓉(荷花)在这里代表着高洁与美丽,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观赏花卉,显得格外清雅。芙蓉园作为宫廷内的一处幽静之地,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栖息所在。

“日色柘袍相似”一句,则是将自然界的光线与人造物品——柘袍——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日光的柔和与温暖。这里的“不著红鸾扇遮”,则进一步描绘出宫中人的生活状态,不需要使用红色的羽扇来阻挡阳光,因为日色本身就如同轻薄的柘袍,既给人以温暖,也无需任何遮挡。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宫中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优雅且富丽的世界。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宫中三台二首(其二)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

天子千年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形式: 词牌: 三台 押[东]韵

相和歌辞.乌夜啼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形式: 乐府曲辞

思远人

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

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

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