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纯师赴黄檗用李师颜韵

沙尾潮生浪影微,东风洲渚蕨芽肥。

西江水借铜瓶润,北阙云随锡杖飞。

日煖凫鹥迎宴几,春深花絮护禅衣。

遥知一榻诸天外,归梦时时近紫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沙滩上潮水涌起,波浪轻柔,东风吹拂着长满蕨菜的洲渚,它们长得肥美。
西江的水仿佛借来铜瓶的光泽,增添了一份湿润,北边宫殿的云彩随着僧人的锡杖飘动。
阳光温暖,野鸭和鸥鸟欢快地迎接宴会,春天深入,花朵如絮,守护着僧人的禅衣。
我想象自己在遥远的天外,归乡的梦常常靠近那紫色的宫门。

注释

沙尾:沙滩的末端。
潮生:潮水上涨。
东风:春风。
蕨芽:春季生长的蕨类植物嫩芽。
锡杖:僧人手持的杖,象征僧侣身份。
日煖:温暖的阳光。
凫鹥:野鸭和鸥鸟。
紫闱:古代皇宫的代称,这里指代朝廷或皇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采用了唐代诗人李师颜的韵脚,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和禅意境界。全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或同道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沙尾潮生浪影微”,以波澜壮阔的江水开篇,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面。接着,“东风洲渚蕨芽肥”则描绘了春日里东风吹拂下,岸边植物郁郁葱葱,生机勃发。

第三句“西江水借铜瓶润”,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水的滋润来比喻知识或智慧的传承。第四句“北阙云随锡杖飞”则以轻盈的云彩和锡杖(禅师手持的拂尘)相结合,展现出一幅清净超脱的场景。

中间两句,“日煖凫鹥迎宴几”,通过小鸟在温暖阳光下的嬉戏,传达了春意盎然的氛围。“春深花絮护禅衣”则描绘出花瓣轻抚禅衣的细节,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寓意着对内心清净状态的追求。

最后两句,“遥知一榻诸天外,归梦时时近紫闱”,诗人通过“一榻”(床榻)和“诸天外”的表述,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而“归梦时时近紫闱”则暗示着对远方某个地方或某个人思念之深,梦中常至。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平和与豁达。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晓角

晓角催行鼓,儒生也据鞍。

辕门天汉入,幕屋塞云蟠。

驰山一骑落,拔帜万人观。

湖海鸥群老,空馀子夏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离朱方寄怀子和

南国谁云贵公子,肯共野人葵苋盘。

独许二毛有句眼,仍怜九死坐儒冠。

自知胸次丘壑在,敢负海门天水宽。

后夜淮南一杯酒,白头付与菊花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陪刘仲冯登城楼

秋老岁忽晚,登临清兴赊。

孤鸿鸣宴几,落日在高牙。

木脱戍楼寂,云低寒水斜。

扁舟与倦客,相望各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偶憩

系马后河川,可人冬景妍。

要看花到晚,付与水浮天。

未觉随戎马,端来唤酒船。

谁云是关塞,胜事总堪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