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煌煌五星聚,瑞世启文治。
明道十事奏,横渠一方议。
有志不得行,曲学竟持世。
六经亡其一,此责竟谁诿。
这首诗以星辰聚集象征吉祥,寓意一个开明的时代即将来临,执政者提出十条重要的施政方针,似有所指地提及横渠之学的讨论。然而,诗中透露出志向无法施展,浅薄的学问反而左右了世风,令人忧虑。诗人感叹《六经》之一已失传,责任归属无人承担。整体来看,此诗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学术道德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改革未能落实的失望之情。
不详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汉兴历数世,兹事竟未遑。
一绝不复续,千载重慨慷。
房魏辅贞观,汗沈空流浆。
开宝袭唐陋,仪俨负义方。
古人重民教,礼乐用为急。
虞书有三官,周典犹二职。
太学领奉常,西都有馀责。
两生既不来,何参又无术。
春秋得忠臣,炎绍犹有述。
至今十七篇,末学或不识。
乾淳有大儒,奏请非不力。
一时欠良遇,志士重嗟惜。
因思传记学,本欲释经义。
春秋列三家,仪礼亦存二。
荆舒彼何人,繁碎妄讥毁。
煌煌姬孔书,坐此竟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