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浮屠昙远归无为持钵

一筇春色满郊畿,弹指淮南迅若飞。

丈室正须香积供,孤云聊作故山归。

长安城里风烟好,锦绣溪头笋蕨肥。

我有上林桃李约,未容随子赴亲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春天的景色充满郊野,如手指弹动般迅速从淮南掠过。
在书房中,正需要香积的供养,我像孤云般暂时回归故乡的思绪。
长安城内风景优美,溪边的竹笋和蕨菜鲜美可口。
我与上林的桃李有个约定,还没准备好跟随你去参加家宴。

注释

筇:竹杖。
郊畿:郊外。
弹指:形容时间短暂。
淮南:地名,这里泛指南方。
丈室:书房。
香积:佛教用语,指供佛的素食。
孤云:比喻作者自己。
故山:故乡。
长安:唐朝都城,这里代指京城。
锦绣:形容风景美丽。
溪头:溪边。
笋蕨:竹笋和蕨菜。
上林:皇家园林。
桃李:比喻人才,也指亲朋好友。
亲闱:父母或家族长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郊野风光图,色彩鲜明,意境清新。"一筇春色满郊畿"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自然景物的赞美。"弹指淮南迅若飞"则描写了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如同弹指之间,淮南的春光已如飞鸟般迅速掠过。

接下来的两句"丈室正须香积供,孤云聊作故山归"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情怀。作者似乎在暗示自己虽身处人间,但心志高远,不为世俗所累,而是向往着某种精神上的归宿。

"长安城里风烟好,锦绣溪头笋蕨肥"描绘了一个繁华而又充满自然生机的都市景象。长安作为古代都城,既有豪华壮丽的一面,也不乏山清水秀之美。

末两句"我有上林桃李约,未容随子赴亲闱"则透露出作者对于个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珍视。上林桃李,往往象征着隐逸生活和纯洁的情感,"未容随子赴亲闱"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方式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鲜活的意象和流畅的笔法,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生动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送浮屠善慧东游

西去方祈谷,东来适佩萸。

凄风梧脱叶,积雨稻生蚨。

诗骨寒岩木,禅心古庙炉。

莫将明月句,容易谒姑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浮屠道郭云游

何必袁州去,尘尘小释迦。

一筇非外物,四海即吾家。

晓色霜还重,秋容菊正华。

此行良不恶,冬笋已排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秦德久守安丰

历水分携十六年,相逢须鬓尽苍然。

喜君宦况新来好,许我交情老更坚。

小雨送行春溜急,长杨留别午阴圆。

画船插帜澄江远,回首风帆指绣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钱逊叔出守袭庆赐出身除职

赐对金銮下九天,旋闻熊轼为驱前。

人从芸阁初分直,桂折蟾宫乍得仙。

刺史江山聊复尔,翰林风月自依然。

下车快草东封疏,今去祥符正百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