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翁铜士过寓楼一首

风雨能来共此庐,见犹恨晚未云虚。

低昂前日遗尘叹,淹忽经年结草居。

一室待除嗟事小,众人相遇识君初。

如何便拟皋门隐,不为哀时失著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尽管风雨交加,我们仍共享这陋室,相见已觉太迟,但仍不算虚度时光。
回忆起往昔的高低起伏,感叹昔日尘埃落定,如今长久居住在这简陋之地。
一间屋子尚需打扫,小事一桩,但初次相遇,你已让我印象深刻。
为何你打算效仿皋门隐士,却不为时事忧虑而著书立说呢?

注释

风雨:形容环境恶劣或世事艰难。
庐:简陋的房屋。
遗尘:过去的经历或往事。
结草居:比喻简陋的居所。
皋门: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哀时:关心时局,忧国忧民。
著书:撰写书籍,表达思想。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朋友重逢之喜以及生活感慨的诗句。诗中的“风雨能来共此庐,见犹恨晚未云虚”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友人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经历风雨的喜悦,但同时也感到有些遗憾,因为这样的时刻来得太晚,未能尽情享受这份相聚。

“低昂前日遗尘叹”则是对过往岁月的回望与感慨,“淹忽经年结草居”展现了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常。诗人的生活已经定格在一处简陋的住所中,而“一室待除嗟事小”则是在表达即便是简单的小事,也值得感慨和留念。

接下来的“众人相遇识君初”说明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并不浅,但他们的交往似乎只是刚开始。然而,“如何便拟皋门隐,不为哀时失著书”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隐居生活的一种渴望,同时也担忧如果沉迷于个人悲欢,可能会错过记录时代变迁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端阳日过十刹海同栽甫

客中过佳节,言寻友朋欢。

驱车薄湖堧,遂憩朱楼阑。

重云蔽野黑,高柳依人寒。

便欲委渊沙,所嗟湖不宽。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慰贞壮失子

意外惊闻汝失儿,前书曾谓已胜医。

庸知一子天终夺,此事十年吾所悲。

来日艰虞应自惜,大伦朋友岂能遗。

北来好及榴花放,只怕重题旧苑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哭袁季九师(其一)

俯仰十四年,今朝始一恸。

问居得噩耗,杀身讵为痛。

所哭知我者,遇我不以众。

乃无国士报,敛恨隔幽洞。

形式: 古风 押[送]韵

哭袁季九师(其二)

节也少孤露,得师良独艰。

弱冠事简岸,闻道饥忘还。

论文惟先生,深宁于文山。

生平北面拜,至今非人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