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小妇人在青楼上弹筝,遥望着远方飞扬的尘土和建章殿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白马金鞍的雄壮与小妇鸣筝的幽静,诗人巧妙地构造了一个对立统一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同时,"旌旗十万宿长杨"这一句,通过军队扎营的情景传递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而"楼头小妇鸣筝坐"则显得静谧而孤独。诗中运用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意象,以及对比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不详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