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封员外郡斋双鹤丹顶霜翎仙态浮旷罢政之日因呈此章

潇洒二白鹤,对之高兴清。

寒溪侣云水,朱阁伴琴笙。

顾慕稻粱惠,超遥江海情。

应携帝乡去,仙阙看飞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两只自由自在的白鹤,让我心生欢喜,感到清静。
它们在寒冷的溪流边与云雾为伴,住在华丽的楼阁中,伴随琴瑟之声。
它们怀念稻谷和鱼梁的恩赐,向往着遥远的江海之情。
应该会带着对仙境的向往离开,去往天宫,欣赏它们飞翔的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对白鹤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超脱尘世的向往。"潇洒二白鹤,对之高兴清"一句,以动人的笔触描绘出两只白鹤的优雅姿态,诗人面对这份宁静而感到心旷神怡。

"寒溪侣云水,朱阁伴琴笙"进一步展开了田园生活的意境。"寒溪"与"云水"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片清冷幽深之地,而"朱阁"则是诗人居所,"琴笙"则表明诗人的闲适生活,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寄托。

"顾慕稻粱惠,超遥江海情"一句,通过对农事的眷恋和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厚感情。这里的"稻粱惠"暗示了一种对土地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期待,而"超遥江海情"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胸襟。

最后两句"应携帝乡去,仙阙看飞鸣"则是诗人对于逃离尘世、追求超脱之境界的一种表达。这里的"帝乡"指的是神仙之所,而"仙阙"则是一种仙境的象征。"飞鸣"则可能暗示着鹤的叫声,或者是更深一层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命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自遣

翻覆升沈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初月二首(其一)

滟滟流光浅,娟娟汎露轻。

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

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初月二首(其二)

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

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

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吾道

吾道成微哂,时情付绝言。

凤兮衰已尽,犬也吠何繁。

轻重忧衡曲,妍媸虑镜昏。

方忻耳目净,谁到翟公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