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处士归江南

行行野雪薄,寒气日通春。

故国又芳草,沧江终白身。

游归花落满,睡起鸟啼新。

莫惜闲书札,西来问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田野上的雪越来越薄,寒冷的气息逐渐被春天替代。
故乡的草木又开始繁茂,江水依旧碧绿,独自流淌。
游玩归来时,花瓣已落满地面,醒来后听到的是新生的鸟鸣。
不要吝啬写信问候,向西去的人询问旅途的消息。

注释

行行:田野。
野雪:野外的雪。
薄:稀薄。
寒气:寒冷的气氛。
日:一天天。
通:传递。
春:春天。
故国:故乡。
又:再次。
芳草:青草。
沧江:苍茫的江水。
终:终究。
白身:保持原色,这里指江水依旧碧绿。
游归:游玩回来。
花落满:花瓣落满。
睡起:醒来。
鸟啼新:新的鸟鸣声。
莫惜:不要吝啬。
闲书札:随意写的书信。
西来:从西方来。
问旅人:询问旅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踏雪的宁静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深情。"行行野雪薄,寒气日通春"两句,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的景色,雪覆盖的大地上,春天的暖意渐渐显现。"故国又芳草,沧江终白身"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情感,故乡的草木在春日里变得更加鲜美,而沧江之水似乎也能洗净世间的尘埃,保持心灵的纯洁。

"游归花落满,睡起鸟啼新"一句中,"游归"二字传达了诗人旅行归来的情景,"花落满"则是对归途中所见景色的描绘,而"睡起鸟啼新"则是在安静的夜晚中醒来,听到了清晨第一声鸟鸣,感受到了一天新的开始。

最后两句"莫惜闲书札,西来问旅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不要吝啬那些平日里不经意间积累的书信,而是通过这些书信去询问远行者的消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送崔侍御书记赴山北座主尚书招辟

书记向丘门,旌幢夹谷尊。

从来游幕意,此去并酬恩。

雁叫嫌冰合,骢嘶喜雪繁。

同为入室士,不觉别销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鄂渚韦尚书赴镇

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

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

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

谁知旧寮属,攀饯泪仍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新安少府

南浮虽六月,风水已秋凉。

日乱看江树,身飞逐楚樯。

后期谁可定,临别语空长。

远宦须清苦,幽兰贵独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僧入天台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

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