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二四四)

昔日极贫苦,夜夜数他宝。

今日审思量,自家须营造。

掘得一宝藏,纯是水精珠。

大有碧眼胡,密拟买将去。

余即报渠言,此珠无价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贫穷到发现宝藏的过程,表达了一种由苦难到幸福的转变。开篇"昔日极贫苦,夜夜数他宝"两句,通过反复计算别人的财富来慰藉自己,展现了诗人当时的窘迫与渴望。而"今日审思量,自家须营造"则是诗人在经历过贫穷后,对未来有所打算和期待,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中间两句"掘得一宝藏,纯是水精珠"揭示了转机点,诗人不仅发现了一颗宝贵的珠宝,而且这颗珠宝是由水精制成,是一种高洁无暇的宝物。接下来的"大有碧眼胡,密拟买将去"则表明这颗珠宝引起了外来商人的注意,他们计划要购买这件珍贵的物品。

最后两句"余即报渠言,此珠无价数"显示诗人对这颗珠宝的珍视,他认为这颗珠宝是无价之宝,不愿意用数字去衡量它的价值,从而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不同看法。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贫穷与发现宝藏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二四五)

一生慵懒作,憎重只便轻。

他家学事业,余持一卷经。

无心装褾轴,来去省人擎。

应病则说药,方便度众生。

但自心无事,何处不惺惺。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四六)

我见出家人,不入出家学。

欲知真出家,心净无绳索。

澄澄孤玄妙,如如无倚托。

三界任纵横,四生不可泊。

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四七)

昨到云霞观,忽见仙尊士。

星冠月帔横,尽云居山水。

馀问神仙术,云道若为比。

谓言灵无上,妙药心神秘。

守死待鹤来,皆道乘鱼去。

余乃返穷之,推寻勿道理。

但看箭射空,须臾还坠地。

饶你得仙人,恰似守尸鬼。

心月自精明,万象何能比。

欲知仙丹术,身内元神是。

莫学黄巾公,握愚自守拟。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四八)

余家有一宅,其宅无正主。

地生一寸草,水垂一滴露。

火烧六个贼,风吹黑云雨。

子细寻本人,布裹真珠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