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八月作

秋风摧剥利如刀,漠漠昏烟玩日高。

眼看南山露崖窾,心随东水转波涛。

归期正自凭蓍蔡,生理应须问酒醪。

还有诗书能慰我,不多霜雪上颠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秋风吹过像锐利的刀锋,弥漫的灰烬中太阳高照。
眼见南山岩石裸露,心随东流水波荡漾。
回家的日子全靠占卜,生计之事还得靠酒来解忧。
唯有诗书能安慰我,白发不多,但愿岁月静好。

注释

摧剥:形容秋风强烈,像剥削一样刮过。
漠漠:形容烟雾浓厚。
归期:指回家的时间。
蓍蔡:古代占卜用的草,这里代指占卜。
生理:生活所需。
酒醪:酿酒的原料,这里指酒。
诗书:书籍和诗歌,代表文化与精神寄托。
霜雪:比喻岁月的流逝。
颠毛:头发,这里指年龄的增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萧瑟景象,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低落。开篇“秋风摧剥利如刀”一句,形象地将秋风比作尖锐的刀锋,勾勒出秋日里那凛凛寒意与万物凋敝的景致。紧接着,“漠漠昏烟玩日高”则描绘了天气阴冷,日光难寻,时间在缓慢流逝中显得格外漫长。

诗人随后转向自然,将目光投向南山露崖的壮丽景色,“眼看南山露崖窾”,展现了一种对高远之物的仰望与向往。同时,心灵也跟着东水的波涛起伏,流转不息,“心随东水转波涛”。这里,南山和东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向往或是精神寄托。

“归期正自凭蓍蔡”,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归去时刻的期待与依赖,而“生理应须问酒醪”则透露出生活中的困顿和对酒精作为慰藉的一种渴望。最后,“还有诗书能慰我,不多霜雪上颠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诗歌与书籍的依恋,它们是他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对于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生活中的无奈。诗人的情感在自然之中得到抒发,也在书籍与诗歌中找到心灵的支撑。这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更体现了诗歌艺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能力。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东皋

起伏晴云径,纵横暖水陂。

草长流翠碧,花远没黄鹂。

楚制从人笑,吴吟得自怡。

东皋兴不浅,游走及芳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冬日

扰扰今非昔,漫漫夜复晨。

风沙不贷客,云日欲迷人。

散发愁边老,开颜醉后春。

转思江海上,一洗白纶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冬至

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

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

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关外寻君信马蹄,漫成诗句任天倪。

花枝到眼春相照,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

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慇勤杜宇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