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荷

衰荷有馀姿,秋水清更急。

木落天宇宽,庭虚山气入。

寒鱼渐受钓,野果晴可拾。

幽居无馀营,但与山水习。

济时无良谋,戎陈畏戈钑。

端坐阅岁时,多惭微禄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开篇两句“衰荷有馀姿,秋水清更急”,通过对衰败荷花和清澈急流的描述,展现了秋季植物凋零与河水清凉迅急的意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

接着,“木落天宇宽,庭虚山气入”两句,则描绘了树叶落尽、天空开阔,以及庭院中透进来的山间清新气息。这些景物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辽阔的氛围。

“寒鱼渐受钓,野果晴可拾”两句,写的是在凉爽的秋天,鱼儿开始容易上钩,而田野里的果实在阳光下变得可以随手采摘。这不仅表达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景象,也隐含着一种生活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幽居无馀营,但与山水习”一句,则直接点明诗人选择了偏僻的住所,与世俗纷扰隔绝,只是与大自然为伴,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简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济时无良谋,戎陈畏戈钑”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乱世之中,无良策可循,只能退避自保,以保持内心的平静。这里,“戎陈”指的是兵器的摆放,“畏戈钑”则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阴影和威胁。

最后,“端坐阅岁时,多惭微禄及”一句,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度过年华,对于自己微薄的福祉感到愧疚。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隐晦批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表达,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他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读中兴颂碑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兴废增感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形式: 古风

读太白感兴拟作二首(其二)

陈王本无赖,少与美人期。

蛾眉作秽血,蛊鬼尚何知。

乃复结绸缪,伫车心伤悲。

幻灭犹欲取,哀哉一痴儿。

千年化异物,双作鸳鸯飞。

终然随大化,飘荡今何之。

形式: 古风

读太白感兴拟作二首(其一)

瑶姬上帝子,天日与晶光。

万古巫山中,玉颜照秋江。

世界一培塿,谁知楚襄王。

宋生底虫蛆,妄以己意量。

我无世上心,乃游不死乡。

与尔等爱恶,朽枯终一藏。

形式: 古风

读守道诗

仁宗之初公有声,一世懦者闻之惊。

日行古义不顾俗,师事孙子传其经。

扫堂捧杖供贱役,侍师之坐随师行。

质疑问道无敢变,当世始知师与生。

作为文章不徒发,讥切时事排公卿。

俗儒毁誉无所出,乃取过行为讥评。

过于仁义罪固小,矫弊自合违中行。

人皆不及子独过,过者之罪谁为轻。

开编偶诵子诗句,辞气磊落严以清。

吟哦令我不能舍,想见眉宇寒峥嵘。

高风一泯不可见,安得壮士能经营。

惜哉朽骨不可作,徂徕废土知谁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