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守道诗

仁宗之初公有声,一世懦者闻之惊。

日行古义不顾俗,师事孙子传其经。

扫堂捧杖供贱役,侍师之坐随师行。

质疑问道无敢变,当世始知师与生。

作为文章不徒发,讥切时事排公卿。

俗儒毁誉无所出,乃取过行为讥评。

过于仁义罪固小,矫弊自合违中行。

人皆不及子独过,过者之罪谁为轻。

开编偶诵子诗句,辞气磊落严以清。

吟哦令我不能舍,想见眉宇寒峥嵘。

高风一泯不可见,安得壮士能经营。

惜哉朽骨不可作,徂徕废土知谁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名为《读守道诗》。从内容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学家守道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高尚品德和学术成就的赞赏。

“仁宗之初公有声,一世懦者闻之惊。”这两句描写守道在仁宗初年便已声名鹊起,连那些平庸之辈也为之震惊。"日行古义不顾俗,师事孙子传其经。"这里指出守道每天都遵循古代圣贤的教诲,不受世俗流弊的影响,他师从儒家典籍,尤其是《孙子兵法》的精髓。

“扫堂捧杖供贱役,侍师之坐随师行。”这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守道对待学生的态度,如同仆人一般谦和,而学生们则如同仆役般地跟随他。"质疑问道无敢变,当世始知师与生。"诗中还强调了守道严于律己,对学术问题不容置疑,同时也表明当时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关系。

“作为文章不徒发,讥切时事排公卿。”此处指出守道不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其文笔也能切中时弊,直言时政得失。"俗儒毁誉无所出,乃取过行为讥评。"这两句批判了那些庸俗的儒生只会空谈毁誉,而守道却能从实际行动中去评价。

“过于仁义罪固小,矫弊自合违中行。”这里说明即便是有所谬误,只要出于仁义之心,也是可以宽容的。而对于那些矫揉造作的人,则难免背离正道。"人皆不及子独过,过者之罪谁为轻。"这两句表明守道的品行超越常人,即使有过错也无需他人轻易评判。

“开编偶诵子诗句,辞气磊落严以清。”这里描写守道不仅学问渊博,其创作的诗文也充满了高洁和严谨的美感。"吟哦令我不能舍,想见眉宇寒峥嵘。"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守道作品的喜爱之情,以及心中对其形象的描绘。

“高风一泯不可见,安得壮士能经营。”这里表达了对守道高尚品格和学术成就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无限崇敬。"惜哉朽骨不可作,徂徕废土知谁耕。"最后两句则是对守道晚年身体衰弱,以及后世遗忘其学问所感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守道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崇尚理学、重视个人品德和学术成就的文化风貌。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读李憕碑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

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

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

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

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形式: 古风

读杜集

风雅不复兴,后来谁可数。

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

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

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

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

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

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禦。

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

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

君独备飞奔,捷蹄兼骏羽。

飘萍竟终老,到死尚为旅。

高才遭委弃,谁不怨且怒。

君乎独此忘,所惜唐遗绪。

悲嗟痛祸乱,欲取彝伦叙。

天资自忠义,岂媚后人睹。

艰难得一职,言事竟龃龉。

此心耿可见,谁肯浪自苦。

鄙哉浅丈夫,夸己讪其主。

文章不知道,安得擅今古。

光焰万丈长,犹能伏韩愈。

形式: 古风

读苏子瞻韩干马图诗

我虽不见韩干马,一读公诗如见者。

韩生画马常苦肥,肉中藏骨以为奇。

开元有臣善司牧,四十万匹屯山谷。

养之罕用食之丰,力不曾施空长肉。

韩生图像无乃然,我谓韩生巧未全。

君不见昔时骐骥人未得,饥守盐车惟有骨。

昂藏不受尘土侵,伯乐未来空伫立。

骐骥乏食肉常臞,韩生不写瘦马驹。

谁能为骥传之图,不如凡马饱青刍。

形式: 古风

读唐书二首(其二)

二张挟嬖宠,声势各滔天。

蛇鼠依城社,自谓终千年。

天道恶满盈,五龙忽腾骞。

断头谁救汝,猳豚尸道边。

击狗不击首,反噬理必然。

智勇忽迷方,脱匣授龙泉。

区区薛季昶,先事仅能言。

留祸启临淄,败谋岂非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