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蒋志父春风亭韵(其二)

谁能草檄愈头风,有酒时时共一中。

莫把丹青羡苏武,且将玄白玩扬雄。

将军事在龙荒北,客子心驰马首东。

休笑晋朝人物少,犹知口不道和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谁能起草檄文治愈头痛,有酒时常用它来共饮一壶。
不要羡慕苏武的丹青才艺,不如欣赏扬雄的深沉思想。
将领的职责在遥远的北方边疆,游子的心却向着东方故乡。
别嘲笑晋代人才稀少,他们至少知道口中不说和亲之事。

注释

草檄:起草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愈:治愈。
头风:头疼病。
时时:常常。
一中:一壶。
丹青:绘画艺术。
苏武:汉代使臣,以坚贞著称。
玄白:黑色和白色,这里指扬雄的学问深奥。
扬雄:西汉学者,主张朴实无华的文学风格。
军事:军事事务。
龙荒北:北方边疆之地,形容遥远。
客子:旅人,游子。
马首东:马头向东,比喻思乡之情。
晋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人物少:人才稀缺。
口不道:不说出口。
和戎:和亲,指通过联姻来缓和边境冲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开篇两句“谁能草檄愈头风,有酒时时共一中”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人能与之分享天然的药材和美酒,享受其中的乐趣。

接着,“莫把丹青羡苏武,且将玄白玩扬雄”则是在告诫自己不要过分羡慕那些英雄豪杰,而是要保持心中的纯净无瑕,如同“玄白”一般。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家扬雄的敬仰,将其文学成就作为自己的玩味对象。

中间两句“将军事在龙荒北,客子心驰马首东”写出了边塞将士和游子的不同命运。将军在遥远的北疆为国防御,而诗人自己则是南望家乡,内心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

末尾两句“休笑晋朝人物少,犹知口不道和戎”则是在反驳那些嘲笑晋代人才稀缺的人。尽管时代可能英雄辈出,但诗人认为,即便在平凡之中,也有不为人知的英勇与坚守。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乐于隐逸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自我生命价值的肯定。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和总幕刘景文题杜立斋遗翰诗韵

一老风流两社间,至今膏馥尚留残。

典刑已矣墨犹润,生死以之盟未寒。

淮海属心知士苦,山林投分只儒酸。

灯前掩袂空三叹,盍与传诸琬琰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晦庵先生定王台韵

前王千载后,奕代几人来。

汉事一抔土,湘祠数仞台。

山容青拱揖,树影绿周回。

客有登临者,犹存陟屺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萧石城袖示壬午李漕革夫劝驾诗

阅三十载墨犹新,公是当时第一人。

马革伏波惭立柱,羊裘严濑老垂纶。

观宾可以观其主,在子胜如在乃身。

多少汗颜君袖手,凭谁举酒问穹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萧应父赠黄子芸韵

久负诗坛第一评,肯教栖凤久榛荆。

西堂有梦堪追谢,北海何书可荐衡。

匹马归来嗟我俗,孤鸿吟对羡君清。

霜前蟹嫩新篘美,为问江头潮已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