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援藤穿藓扣云扉,清足高标显翠楣。
风月任随时事改,江山不被世情移。
虽无白酒留君醉,却有青编可自怡。
朱紫纷纷徒说贵,隐居真乐几曾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援藤穿藓扣云扉,清足高标显翠楣"中的“援藤”指的是攀住藤蔓,“藓”是苔藓,即地面的青苔,而“云扉”和“翠楣”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居所,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美好的融入与享受。
"风月任随时事改,江山不被世情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顺应和接受,同时也强调了自然之美是超越世俗情感的,是恒久不变的。这两句通过“风月”和“江山”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虽无白酒留君醉,却有青编可自怡"中的“白酒”常被用来比喻欢乐和宴饮,而“青编”可能指的是书籍或琴瑟等艺术享受。诗人虽然没有豪华的宴席,但通过阅读和艺术来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
"朱紫纷纷徒说贵,隐居真乐几曾知"则是对那些追求物质财富(“朱紫”常指贵重之物)的世人进行反思。诗人通过“隐居”一词,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对外界功名利禄的淡漠。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享受自然与精神生活的意境,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
不详
笋舆摇兀到山前,就宿栖真古洞天。
老木倚风清鹤唳,湿云拖雨护龙眠。
尘凡夐出几千仞,足迹经由已半仙。
到此岂容闲咏笔,重来知复是何年。
家世帝王州,钟山耻未游。
卷书趍幕府,散步入林丘。
泉湃悬崖丑,云闲古树愁。
草堂今在否,更欲展诗眸。
湖边旧好即潘杨,惜不同舟舣岸傍。
竹叶肯陪三揖醉,荷花分受一襟凉。
雪壶色净冰心爽,金缕歌停玉骨香。
客散楼台收晚照,独看西子学吴妆。
翰墨场中浪得名,近来研席愧尘侵。
紫怀心素锋铓健,红束腰身管套深。
珍重故交分数种,胜于野老获千金。
便当拂茧晴窗下,剩写新诗倩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