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色漾明玉,花光扬素波。
醉吟吾岂敢,能赋属阴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优雅的宴会景象,月光如玉般洁净洒落,花朵在月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辉。诗人似乎在半醉状态中吟咏,不敢自称能与古代文人相比,更不用说能够继承他们的文学成就。
"月色漾明玉"一句,通过对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雅致的夜晚环境。"花光扬素波"则是借花的光辉映衬水面的平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美丽。
诗人通过"醉吟吾岂敢"表达了一种谦逊态度,似乎在半醉之际,也不敢自视过高。最后一句"能赋属阴何"则是对自己文学造诣的质疑,表示自己并没有能力继承古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整首诗通过月色、花光和水波,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宴游的情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与古代文人的差距的自谦态度。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老来万事耳边风,惭愧灯花未结红。
欲把一尊聊自解,空花入眼暗濛濛。
花神不管勒花风,开尽深红到浅红。
未放游人偷眼看,已惊红雨乱濛濛。
游丝无力系春风,水面从飘点点红。
晚渡舟横人独立,厨烟著柳细濛濛。
春衫更怯晚来风,准拟衰颜借酒红。
到得杯行愁不饮,烛红隐隐睡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