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见心上人

名山登览意舒徐,不觉留连七日馀。

童仆饱餐香积饭,主宾閒阅翰林书。

买山葬友开神道,度子为僧奉母居。

方外高风敦薄俗,同年感激更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月鲁不花的《谢见心上人》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名山登览意舒徐”,描绘了诗人从容不迫地攀登名山,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愉悦。接着,“不觉留连七日馀”则表达了诗人在此期间流连忘返的情景,充分体现了他对这次登山经历的深刻印象和喜爱。

“童仆饱餐香积饭,主宾閒阅翰林书”两句,通过描述随行者的满足与主宾之间的闲适阅读,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营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也暗示了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买山葬友开神道,度子为僧奉母居”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家族传统的尊重。通过购买山地安葬友人,并为儿子出家以奉养母亲,表现出他对亲情与友情的重视,以及对传统孝道的坚守。

最后,“方外高风敦薄俗,同年感激更何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对与自己同年相识的朋友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两句话既是对自然风光的颂扬,也是对友情的深情表达,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社会风气的正面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亲情以及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和美好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

月鲁不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建孔子庙,延儒士为师,以教后进。历监察御史,上疏言事,帝嘉纳之。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除吏部尚书,迁大都路达鲁花赤,以刚正称。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以地为张士诚所有,避往庆元,浮海北行,遇倭船,被害。谥忠肃

  • 字:彦明
  • 生卒年:1308—1366

相关古诗词

余来四明见心禅师以诗见招既至山中使人应接不暇见心相与数日抵掌谈笑情好益洽故再倡秋风之句为他日双峰佳话云

相过有约待秋风,今到招提八月中。

已遂登临陪杖锡,不烦来往寄诗筒。

双峰对立开金粟,两涧交流贯玉虹。

政好云泉共清赏,江头归棹又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泛鸣鹤湖次见心上人韵

杜若湖中试綵舟,波光千顷镜奁浮。

芙蓉露冷沧洲上,杨柳风清古渡头。

鸣鹤数声秋澹澹,閒沤几点思悠悠。

相过未尽登临兴,更把琴书且暂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天重山

山盘九陇翠岧峣,太白星高手可招。

路入松关云气合,天连宝阁雨花飘。

承恩赐额开名刹,奉敕文碑荷圣朝。

晨鼓暮钟思补报,行看四海甲兵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夜宿大慈山次金左丞韵

大慈名胜旧曾游,路转平湖景最幽。

岩下珠璎时散彩,林间石马尚鸣秋。

昔扶红日勋劳远,今见青山草木稠。

把酒不须评往事,海风吹月上西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