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金泽寺四首(其一)

东南巨浸五湖深,古寺维舟正夕阴。

客到山僧罢清磬,雀諠晴日下高林。

夹洲烟火三家市,满目蒹葭万里心。

徙倚不知余兴尽,月明还拟听龙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松江金泽寺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东南巨浸五湖深”以宏大视角开篇,点出松江的地理位置和广阔水域,为后续景物描写铺垫。接着“古寺维舟正夕阴”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夜晚,古寺与停泊的船只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幽静。

“客到山僧罢清磬,雀諠晴日下高林”两句,通过“客到”引出访客与山僧的互动,清磬声止,营造出一种禅意氛围。而“雀諠晴日下高林”则以生动的鸟鸣声,反衬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夹洲烟火三家市,满目蒹葭万里心”描绘了一幅市井与自然交织的画面,烟火与市集展现人间烟火气,而“满目蒹葭万里心”则借芦苇的辽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远思考。

最后,“徙倚不知余兴尽,月明还拟听龙吟”两句,以诗人的行动和想象收尾,他徘徊于寺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直到月光洒落,似乎还能听到龙的吟唱,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神秘与超脱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江金泽寺及其周边环境的静美与深邃,以及诗人在此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超然,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松江金泽寺四首(其二)

三江抱处势如环,野客探奇住不还。

一望楼台疑海上,稍闻鸡犬觉人间。

幸无渔父知名姓,且与山僧共闭关。

自笑归来张季子,春时莼叶未堪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松江金泽寺四首(其三)

何年此地开金刹,宋代流传直到今。

听法石将山竹幻,护经龙与水增深。

炉烟袅袅知尘性,柏树青青见佛心。

可是攀缘浑未尽,天花犹自惹衣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松江金泽寺四首(其四)

水国余寒芳草稀,偶随烟艇问山扉。

窗中怪石如人立,天际孤帆伴鸟飞。

高斋尽日逢僧语,短褐经春换客衣。

吴江亦是垂纶地,笑指星文愧少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天宁寺尘外楼四首(其一)

瞰郭楼台谁共登,偶携仙客对山僧。

林烟渺渺人家尽,阶日微微花气蒸。

浮世闲看飞鸟过,机心不遣白猿腾。

平生自笑支离甚,散发行歌此又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