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尘外楼四首(其一)

瞰郭楼台谁共登,偶携仙客对山僧。

林烟渺渺人家尽,阶日微微花气蒸。

浮世闲看飞鸟过,机心不遣白猿腾。

平生自笑支离甚,散发行歌此又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登上天宁寺的尘外楼,俯瞰城郭,与仙客相对,与山僧对话的场景。诗中通过“瞰郭楼台”、“偶携仙客”、“对山僧”等词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林烟渺渺人家尽”,描绘了远处的林烟与近处的人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景象。“阶日微微花气蒸”,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楼台阶前,阳光微照,花香弥漫的情景,给人以温馨而静谧的感受。

“浮世闲看飞鸟过,机心不遣白猿腾”,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将自己比作“白猿”,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最后,“平生自笑支离甚,散发行歌此又曾”,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他似乎在说,自己的一生虽多有波折,但依然能够在这尘外楼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天宁寺尘外楼四首(其二)

名山不用远攀登,暂借绳床我亦僧。

几树鸣禽助禅寂,一丛修竹散炎蒸。

捻花不尽心传妙,对搭空将口说腾。

俛仰百年成滚滚,乾坤只眼更谁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天宁寺尘外楼四首(其三)

金门十载笑重登,归去仍依白社僧。

虚馆静听宵蚁战,远山时见夏云蒸。

巳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

为问洛城冠盖侣,鬓毛销尽得闲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题天宁寺尘外楼

閒里香台尽日登,默然一笑又逢僧。

衣裁野薜缁尘净,饭试山精石鼎蒸。

大士西方谈实相,仙人东海说飞腾。

人间多少亡羊路,一一行来也未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题湖上废寺二首(其一)

禅宫旧枕清湖曲,与客寻幽试共登。

独树春深初着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台荒曾与施乌食,城化徒闻驻鹿乘。

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长似为然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