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瘦唐归江西

涉春行不留,胡子未为恝?

矧兹岵屺望,久矣昏晨缺。

亭林伤陆沈,益惧人纪绝。

嗟君一束管,沥尽方寸血。

东风日夜吹,新绿柳成列。

庐阜吾能忘,西山子忍诀?

载书寿二老,世事不可说。

或者念我曹,谢祠花底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的《送胡瘦唐归江西》。全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归乡的关切。

首句“涉春行不留”,点明了送别的季节是在春天,而友人却不得不离开,留下诗人独自面对春日的景色。接着“胡子未为恝”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即使胡子(指胡须)也不忍心让友人离开。

“矧兹岵屺望,久矣昏晨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岵屺,指父母之墓,这里借指对父母的思念。诗人感叹自己长时间未能与父母团聚,现在又面临友人的离别,内心充满了哀愁。

“亭林伤陆沉,益惧人纪绝”两句,诗人借用亭林(即顾炎武)的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担心友情在世事变迁中逐渐消失。

“嗟君一束管,沥尽方寸血”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对友人表示敬意和感激。友人手中的一支笔(“一束管”),代表了知识和才华,诗人赞美友人为了知识的传播,不惜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沥尽方寸血”)。

“东风日夜吹,新绿柳成列”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东风吹拂,新绿的柳树排列成行,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希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庐阜吾能忘,西山子忍诀?”庐阜,指庐山,诗人提到庐山,可能是借指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载书寿二老,世事不可说”两句,诗人提到携带书籍去拜访两位老人,可能寓意着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同时也暗示了对复杂世事的无奈和无法言说的情感。

最后一句“或者念我曹,谢祠花底别”,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即使在分别时,也希望能得到友人的理解和宽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苏盦海藏楼图卷

庄生状陆沈,离世类枯槁。

行藏绝意必,圣者故中道。

曩子宿吾楼,山云白浩浩。

廿年海三变,长望出日杲。

深根宁小行,楼成子亦老。

顾怀将压惧,蓄念斡洪造。

东来更袖手,归去趁芳草。

曰艾未遽衰,一室安事扫?

交兴与交丧,争此千金保。

颓暮吾合休,吾楼且自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畏庐招泛通河

钓徒落尘网,见水如放归。

闽江划双流,君我各一涯。

烟波老忍割,来与风埃期?

通河源玉泉,放闸清沦漪。

秋泛昔有图,况及初夏时。

葭菼雨新沐,船过凫群飞。

依稀家江景,所欠青山围。

乞君为我图,逝将寻旧矶。

鸥鹭正责诺,素衣幸未缁。

形式: 古风

灵光寺忆竹坡示畏庐石遗

岩扃犹剩题名墨,池水应怜皱面人。

约略老坡眠石处,却从榛莽告晁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同颖生龙泉庵坐月

西湖西山迭宾主,五载还同月中语。

萧森松际无留云,多感龙天为收雨。

昔君城居阅兵火,谁识山刹并焦土?

佛摧塔坏过者悲,况我三宿迷处所。

兹庵幸完足坐卧,不独松寿柏亦古。

去秋与客一再至,准拟长夏借逃暑。

君持茗芽龙井来,共就龙口掬泉煮。

夜深细响合松籁,净洗根尘见肺腑。

石梁看瀑君未餍,我老枕流宜石鼓。

世间何地无月明,到处松泉视人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