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侍郎和紫极宫诗

侍郎如苍官,岁寒友梅竹。

步行以当车,瓢饮不如掬。

旧人存者少,灵光岿然独。

朝野推意新,州闾敬齿宿。

嗟余诗学浅,未敢窥卫卜。

朱弦才一倡,白圭费三复。

共谈端平事,前局尚堪覆。

愿言介眉寿,江乡秫田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侍郎如同苍老的官员,寒冬时节与梅竹为伴。
步行代替乘车,用瓢饮水不如直接用手捧起。
旧友已寥寥无几,唯有灵光独自屹立。
朝廷和民间都推崇新的理念,地方尊重年长有威望的人。
感叹我诗才浅薄,不敢妄自比肩卫、卜这样的大家。
琴声一响,我需反复品味,如白圭之洁。
共同谈论端平年间的事情,过去的局势仍有借鉴价值。
但愿长寿如松,家乡的高粱稻谷丰收在望。

注释

侍郎:古代官职名,类似侍从或高级官员。
苍官:形容官员年老。
岁寒:寒冬时节。
友梅竹:以梅竹为朋友,象征高洁品格。
步行:徒步行走。
当车:替代乘坐车辆。
瓢饮:用瓢取水喝。
掬:用手捧取。
旧人存者少:老朋友所剩无几。
灵光岿然独:指精神或智慧的光辉独自留存。
朝野:朝廷和民间。
敬齿宿:尊敬年长有威望的人。
窥:暗中观察,此处指模仿。
卫卜:卫玠、卜商,均为古代著名诗人。
朱弦:红色的琴弦,代指音乐。
白圭:洁白的圭玉,比喻诗歌的精妙。
端平:宋朝的年号。
覆:回顾,审视。
介眉寿:长寿。
江乡:江边的乡村。
秫田:高粱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答王侍郎和紫极宫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侍郎如苍官,岁寒友梅竹。”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王侍郎的尊敬之情,并且在严寒的季节里,依旧保持着与梅花和竹子的友谊。梅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不屈、清高脱俗的品格。

“步行以当车,瓢饮不如掬。”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王侍郎相聚时的情景,他们不需要华丽的车马,就连走路都觉得像是在乘坐车辆一样。同时,使用瓢来饮水也不如直接用手捧水来得爽快。这体现了一种超脱于物质享受的精神境界。

“旧人存者少,灵光岿然独。” 这里诗人感慨地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中故人的怀念,以及对于已经去世之人的追思。灵光指的是紫极宫中的神圣气息,而岿然独则形容一种超凡脱俗的孤独。

“朝野推意新,州闾敬齿宿。” 朝野之间的人们都在传颂诗人与王侍郎之间的情谊,他们的友情就如同古时人们对待宾客一样,充满了尊重和款待之情。

“嗟余诗学浅,未敢窥卫卜。” 诗人在这里谦虚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艺术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对于伟大的诗歌典籍如《卫风》、《卜辞》等尚且不敢轻易探究。

“朱弦才一倡,白圭费三复。” 朱弦指的是琴弦,而一倡则是琴曲的一部分。白圭则是一种古代的酒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不足和追求完美的心愿。

“共谈端平事,前局尚堪覆。” 诗人与王侍郎共同探讨的是一些重大而又平和的事务,而这些事情的处理方法还值得我们回顾和借鉴。

“愿言介眉寿,江乡秫田熟。”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长寿,并且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如同江乡的秫田一样,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这里的“介眉”是指诗人的名字“克庄”,而秫田则是在水稻收割后的田地。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雅,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高远理想。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答庐陵彭士先

昔牧昌黎州,尝负君诗债。

今使番君国,又辱君访逮。

稍讶颜发非,因感岁月迈。

君气不惰归,君诗有光怪。

乍观祛目眚,徐听惊耳聩。

奈何行推敲,不使坐赓载。

茫茫彭蠡津,众水之所汇。

投竿鳌堪钓,拔剑鲸可脍。

兹事要力量,斯文极变态。

吾方困缿筒,君亦挑布袋。

人生并合难,况复各老大。

形式: 古风

答李泉州元善

平生陈无己,白首欠吟债。

未尝交马吕,况肯见章蔡。

附热生可鄙,中寒死亦快。

吾方尚此友,巾车与同载。

前瞻有膺滂,却顾有融泰。

要当坚一壁,讵可立两界。

恕乎行谊亏,希也名节坏。

史君惠良箴,下走敢不拜。

怀哉道义交,异彼姑息爱。

形式: 古风

答徐雷震投赠

颇闻谱与寿溪通,桑梓吾宁不敬恭。

东汉聘君真处士,晚唐先辈亦文宗。

方当夭矫惊春蛰,未可呻吟学冻蛩。

老矣麾幢俱屏去,空弮难与子争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答章林伯

自笑狂吟浪窃名,敢将孤垒敌长城。

才高君策追风骠,计急吾陈背水兵。

远道书来如面见,异时序反托诗行。

残年无复游吴楚,樽酒何由得细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