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刑部李郎中山亭

侬家云水本相知,每到高斋强展眉。

瘦竹亸烟遮板阁,卷荷擎雨出盆池。

笑吟山色同欹枕,闲背庭阴对覆棋。

不是主人多野兴,肯开青眼重渔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与山水本有缘,每次来到高雅的书斋都勉强露出笑容。
瘦弱的竹子在烟雾中低垂,遮住了板阁,卷起的荷叶托着雨水从大盆池中冒出。
笑着欣赏山色如同倚着枕头,悠闲地背着庭院阴凉对弈棋局。
如果不是主人热爱自然,怎么会再次睁开欣赏的眼光,对待渔夫如师长般尊重。

注释

侬家:我家。
云水:山水。
强展眉:勉强露出笑容。
亸烟:低垂的烟雾。
板阁:书斋的板阁。
卷荷:卷起的荷叶。
山色:山景。
欹枕:倚着枕头。
覆棋:对弈棋局。
野兴:热爱自然的情趣。
青眼:欣赏的眼光。
渔师:渔夫,这里比喻为值得尊敬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其山中别墅的生活情景。"侬家云水本相知"表明主人与自然环境有着深厚的情感,而"每到高斋强展眉"则显示了主人在此处读书思考时的一种专注和坚定。"瘦竹亸烟遮板阁"、"卷荷擎雨出盆池"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山中亭子的幽静环境,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笑吟山色同欹枕"一句则表达了主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享受,而"闲背庭阴对覆棋"更是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不是主人多野兴,肯开青眼重渔师"则揭示了主人并非寻常之人,对于修身养性之事有着深厚的认识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亭院景色的描绘,以及主人在其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高远情怀。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于官员理想人格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39)

秦韬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一作仲明,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 字:中明
  •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 生卒年:882

相关古诗词

题竹

削玉森森幽思清,院家高兴尚分明。

捲帘阴薄漏山色,欹枕韵寒宜雨声。

斜对酒缸偏觉好,静笼棋局最多情。

却惊九陌轮蹄外,独有溪烟数十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鹦鹉

每闻别雁竞悲鸣,却叹金笼寄此生。

早是翠襟争爱惜,可堪丹觜彊分明。

云漫陇树魂应断,歌接秦楼梦不成。

幸自祢衡人未识,赚他作赋被时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吹笙歌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

便出燕姬再倾醑,此时花下逢仙侣。

弯弯狂月压秋波,两条黄金?黄雾。

逸艳初因醉态见,浓春可是韶光与。

纤纤软玉捧暖笙,深思香风吹不去。

檀唇呼吸宫商改,怨情渐逐清新举。

岐山取得娇凤雏,管中藏著轻轻语。

好笑襄王大迂阔,曾卧巫云见神女。

银锁金簧不得听,空劳翠辇冲泥雨。

形式: 古风

采茶歌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香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