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报顾中翰

政本趋陪地,身随宰相行。

两房深侍从,三殿雅知名。

染翰宫云湿,兼衔掌露清。

与闻钟五字,同病沈双声。

何意乘槎客,能怜伏枕生。

投诗回俗态,把酒说交情。

敢谓龙门峻,难沾凤沼荣。

华阳今夜月,醉眼为君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报顾中翰》。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顾中翰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在官场中的复杂关系。

首联“政本趋陪地,身随宰相行”,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作为官员,跟随宰相一同处理政务,体现了其官场上的角色和职责。

颔联“两房深侍从,三殿雅知名”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名声,他深受皇帝的亲近和赏识,能够在两房(即内廷)担任侍从,并在三殿(皇宫内的主要殿堂)享有盛名。

颈联“染翰宫云湿,兼衔掌露清”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宫廷中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他如同在湿润的云层中挥毫泼墨,又如同掌管着清露,展现了其文采和官职的双重身份。

尾联“与闻钟五字,同病沈双声。何意乘槎客,能怜伏枕生。投诗回俗态,把酒说交情。敢谓龙门峻,难沾凤沼荣。华阳今夜月,醉眼为君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回忆起与顾中翰共同经历的时刻,无论是共同创作的诗歌还是深夜饮酒畅谈的情景,都充满了深情厚谊。同时,诗人也以“龙门”和“凤沼”象征官场的高峻和荣耀,表达了对顾中翰才能和地位的认可,但更强调了友情的价值,即使在官场的重重压力下,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最后,诗人以“华阳今夜月”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友情之光能够照亮彼此的心灵。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初抵浙中感遇一首呈马丈

冀北登车日,淮阳卧阁年。

襜帷非不撤,舞袖竟难旋。

一顾堪千里,群疑托二天。

门生高自出,属吏拙相怜。

紫气临关动,文星傍斗悬。

樵渔归计稳,犬马受知偏。

物色中原起,封章上国传。

江湖馀壮观,风俗美多贤。

下榻时名尽,分庭客礼全。

隋珠如片月,长在报恩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赠陆膳部

清览三台上,名家四姓前。

累朝霖雨望,群从聚星贤。

北斗尚书府,南宫视草年。

秩宗周典礼,膳部汉常员。

官属青云氏,才高白雪篇。

微言黄绢在,美节素丝传。

笔綵生春署,兰薰握近天。

明光宁再入,空此羡神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贞石篇为吴比部赋

砥柱高王室,磐宗壮帝京。

支机河汉迥,浮磬泗滨清。

孺子兵书号,郎官水镜名。

一鞭皆至海,三献即连城。

绝学驱羊起,群疑伏虎生。

梧台深自飨,司寇雅称平。

磊落披云气,冯陵转壑声。

雄藩隆岳佐,华省映星精。

文陛含香入,岩廊草奏行。

綵毫常五色,何限补天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与子与游灵隐寺吴马诸公同赋

片雨挂龙涔,清风啸虎林。

海浮西域至,江插洞天深。

小岭将遥集,名山岂陆沈。

地灵闻水乐,岫隐见云心。

金粟寒应结,香炉回自阴。

藤萝褰窈窕,台殿倚萧森。

石笋高遥笔,莲花净盍簪。

何须怀谢客,俱解越中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