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清凉上人

何意欲归山,道高繇境胜。

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證。

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翻译

为何想要归隐山林,只因道路艰险而境界超凡脱俗。
花朵凋零中领悟本性空寂,月圆月缺间见证心灵的明悟。
长夜里静坐禅定吟咏,清越的猿鸣与我心声相和。

注释

何意:为何,什么意思。
欲归山:想要归隐山林。
道高:道路艰险或道德高尚。
繇境胜:由于环境优美或境界高远。
花空:花朵凋谢,也指空性、悟空。
觉性了:觉悟本性,了悟真理。
月尽:月圆月缺的尽头,也可理解为时间的流逝。
知心證:内心深处的证悟,对心性的确认。
永夜:漫长的夜晚,也指修行的时光。
出禅吟:在禅定中吟诗,修行中的感悟表达。
清猿:声音清脆的猿猴。
自相应:自然地相互应和,比喻心境与自然的和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送清凉上人》。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佛法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

"何意欲归山,道高繇境胜。" 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明对友人隐居山林、追求高尚道德的境界表示赞赏。"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證。"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理解,即在寂静中领悟到事物的本质,通过深夜的冥思达到内心的顿悟。

"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夜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在佛法修行中获得超然物外境界的赞美。这里的“清猿”形象生动地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佛法修行的赞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情感以及自己对生命境界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送道琚上人还金陵

一与钟山别,山中得信稀。

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

野实充甘膳,池花当綵衣。

慈亲莫返拜,外礼欲无为。

形式: 五言律诗

送穆寂赴举

天子锡玄纁,倾山礼隐沦。

君抛青霞去,荣资观国宾。

剑光既陆离,琼彩何璘玢。

夙驾别情远,商弦秋意新。

冥冥鸿鹄姿,数尺看苍旻。

残寇近宋郊,西行恶飙尘。

立身素耿介,处难思经纶。

春府搜才日,高科得一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

六月鹏尽化,鸿飞独冥冥。

秋烽家不定,险路客频经。

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

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闻钟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馀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