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钟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馀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在寒山之巅的古寺中,远处的钟声悠扬,带来了美妙的风韵。
钟声余音缭绕,月光下的树木随之轻摇,响彻云霄,直到霜冻的天空静谧无声。
漫漫长夜里,一位禅修者静坐,心境清凉而超然物外。

注释

古寺:古老的寺庙。
寒山:寒冷的山。
远钟:远处传来的钟声。
好风:宜人的风,这里指钟声带来的和谐之感。
声馀:声音剩余,这里指钟声的余音。
月树:月光下的树。
动:摇动,此处指受钟声影响的微妙动态。
响尽:声音完全消失。
霜天:覆盖着霜的天空,形容天空的高远与清冷。
永夜:漫长的夜晚。
一禅子:一位禅宗弟子或修行者。
泠然:清凉、宁静的样子。
心境中:内心世界,心灵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山巅钟声与自然和谐共鸣的画面。"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一句,既设置了场景,又点出了主题——古寺里的钟声在寒冷的山上飘扬,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声馀月树动,响尽霜天空"则是对这钟声影响的描写,钟声穿透了夜晚的寂静,使得连月光下的树木也似乎被唤醒,直至声音消散在广阔的霜天之中。这不仅展示了钟声的宏大,更隐喻着佛法的普度之意。

"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这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沉静与平和。一个修行者在漫长的夜晚里独自坐禅,心如止水,无波无涟。这是对前述钟声影响下的内在体验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宁静、超脱世俗的心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钟声与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澄明的意境。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哭吴县房耸明府

仁人迈厚德,可谓名实全。

抚迹若疏旷,会心极精研。

履危节讵屈,著论识不偏。

恨以荣级浅,嘉猷未及宣。

伊人期远大,志业难比肩。

昭世既合并,吾君藉陶甄。

奈何明明理,与善徒空诠。

徵教或稽圣,穷源反问天。

一官自吴邑,六翮委江壖。

始是牵丝日,翻成撤瑟年。

金膏果不就,玉佩长此捐。

倚伏信冥昧,夭修惊后先。

安知忘情子,爱网素已褰。

为有深仁感,遂令真性迁。

心悲空林下,泪洒秋景前。

夫子寡兄弟,抚孤伤藐然。

倾云为惨结,吊鹤共联翩。

割念命归驾,诀词向空筵。

树桃阴始合,爱客位常悬。

幡然远行时,崇望归朝旋。

悟兹欢宴隔,哀被岁月延。

书带变芳草,履痕移绿钱。

冥期傥可逢,生尽会无缘。

幸愿示因业,代君运精专。

相思转寂寞,独往西林泉。

欲见故人心,时阅所赠篇。

素高陶靖节,今重楚先贤。

芳躅将遗爱,可为终古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夏日奉陪陆使君长源公堂集

府中自清远,六月高梧间。

寥亮泛雅瑟,逍遥扣玄关。

岭云与人静,庭鹤随公闲。

动息谅兼遂,兹情即东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夏日集李司直纵溪斋

修景属良会,远飙生烦襟。

泄云收净绿,众木积芳阴。

疏涤府中务,迢遥湖上心。

习闲得招我,赏夜宜泛琴。

山近资性静,月来寄情深。

澹然若事外,岂藉隳华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夏日题郑谷江上纳凉馆

迢遥山意外,清风又对君。

若为于此地,翻作路岐分。

别馆琴徒语,前洲鹤自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