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喻道中二首(其二)

驿路三春暮,江城四月交。

柳花方结阵,雏燕下离巢。

危栈防泥滑,羸骖怯岭坳。

山中人最乐,终日醉衡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新喻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旅途生活的独特体验。

首句“驿路三春暮”,点明了地点与时节,驿路是古代传递文书、货物的重要通道,三春暮则暗示了春天即将结束,万物开始进入夏初的状态。这句诗营造了一种时间流转、季节更替的氛围。

“江城四月交”进一步描绘了江边城市在四月的景象,四月是江南水乡最美的时节之一,江城在此时更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里的“交”字,既指时间的交汇,也暗含了江城与四季变换的和谐共存。

“柳花方结阵,雏燕下离巢”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柳花如同军队般排列,预示着春天的繁华即将过去;而雏燕从巢中飞出,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自由。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巧妙地传达了季节更迭的主题。

“危栈防泥滑,羸骖怯岭坳”则转而描写旅途的艰辛与挑战。危栈指的是险峻的山路,泥滑增加了行走的难度;羸骖是指疲惫的马匹,面对崎岖的山路显得有些畏惧。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表现了旅途中的不易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山中人最乐,终日醉衡茅”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喜爱。山中生活简单而宁静,人们在这里可以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美好。诗人以“终日醉衡茅”来形容这种生活状态,既是对山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末期的自然景观与旅途中的人情世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郁孤台次佥宪陈公梦祥韵

俯仰景何限,登临思不迷。

星河檐外落,城郭望中低。

堂静吏初散,台高燕不栖。

簿书晚来暇,秉烛和留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题画次顾天锡韵

过雨千峰净,干霄万木稠。

载歌硕人赋,重咏小山幽。

放棹傍红蓼,濯缨临碧流。

嫌他尘俗污,不作五陵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别少参李德馨同年次世赏内翰韵

入奏黄金殿,承恩白玉京。

道亨逢运泰,臣直际君明。

方岳专隆宠,才华副盛名。

勤劳悬众望,金紫岂公荣。

三日洪都会,双旌楚水程。

宴开今铁柱,囊挟旧青萍。

庭树翻天籁,檐铃和雨声。

西山朝气爽,南浦晚寒轻。

敢负三生约,叨逢四美并。

留连诗百韵,倾倒夜三更。

密荔闽山美,醇醪采石清。

主人将厚德,客子乃多情。

岐路分南北,心怀若弟兄。

莫因今日别,寒却旧时盟。

形式: 排律

从白沙先生游厓谒大忠祠作

忠义为徇国,英雄不爱生。

一心雪国耻,百战走金兵。

兀术呼天哭,云燕唾手平。

青衣仇未复,黄阁议垂成。

江海乾坤窄,君王社稷轻。

秦奸不足责,张相乃无情。

竟葬南溟骨,谁悬北望情。

不须论始末,都付史官评。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