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岑彦明猗兰轩诗

群芳争春风,百态工妩媚。

毛嫱与西施,未易笑倚市。

岂如空山兰,静默羞自致。

幽香不可寻,独秀繁露坠。

高情谢簪组,遁世汉绮季。

端来从子游,定觉同伏味。

岑卫星绝俗,厌贫聊试吏。

官曹冷如水,终日学奇字。

未能三径归,故作九畹艺。

后来当勿剪,伴我司庾氏。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寄题岑彦明猗兰轩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通过描绘兰花的高洁与岑彦明的隐逸之志,展现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首句“群芳争春风,百态工妩媚”以百花争艳的场景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百花竞放、姿态万千的景象,为后续的兰花描写铺垫了背景。接着,“毛嫱与西施,未易笑倚市”运用典故,将毛嫱和西施的美貌与市井中的笑语进行对比,突出了市井生活的喧嚣与浮华,反衬出兰花的静谧与高洁。

“岂如空山兰,静默羞自致”一句,直接点明主题,赞美兰花生于空山之中,静默而不张扬,羞于自我展示,象征着一种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幽香不可寻,独秀繁露坠”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香气独特,难以捕捉,独自在露水中绽放,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孤独之美。

“高情谢簪组,遁世汉绮季”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引用汉代隐士绮季的故事,强调了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端来从子游,定觉同伏味”则表明诗人愿意追随岑彦明的脚步,共同体验隐居生活带来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岑卫星绝俗,厌贫聊试吏”描述了岑彦明的与众不同,他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厌倦世俗的贫乏,选择以官职为手段,暂时融入社会,实则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官曹冷如水,终日学奇字”表现了官场的冷漠与枯燥,而“未能三径归,故作九畹艺”则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种植兰花的渴望,以此寄托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赵承之竹隐轩诗

莫将不赀身,玩此有限年。

心待三径足,何时赋归田。

陶令甑无粟,阮公不言钱。

可怜六尺躯,坐受众目怜。

我正犯此戒,隐忧浩无边。

幽怀祇自知,搅佩悲芳荃。

闻君昔种竹,妙意诚超然。

欲伴岁寒老,此计将终焉。

郁郁环堵中,清风自招延。

林泉有馀乐,簪组未易牵。

早知文章累,不愿铭燕然。

一为世所羁,遂与昔志捐。

富贵岂不欲,孤高易隮颠。

翻然回吾驾,造物报尔天。

辛苦自缠缚,老蚕迷再眠。

邯郸一梦破,怀抱良蹁跹。

寄语山中友,信归在言前。

耘治秋水净,扫洒春风妍。

君言诚起余,肺腑不待镌。

强颜为升斗,情态等市廛。

投绂亦从此,过君请击鲜。

虽微鹿门隐,不愧竹林贤。

放怀绳墨外,俱作平地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题任况之樗翁轩诗

豫章生而奇,蔚有千寻志。

柯为直见伐,根中万乘器。

自贻斧斤厄,信坐文章累。

不如樗与栎,生理默自遂。

荣枯同蒿艾,老死徒弃置。

我愿处不材,一官隐官市。

岂知夏畦劳,乃负渊明愧。

却羡任公子,萧然居畏垒。

弹冠聊尔尔,颇似漆园吏。

官居接农舍,稼穑云靡靡。

放衙日亭午,吏散饱春睡。

此语慎勿出,请为仓庾氏。

形式: 古风

和叔宽田园六首(其一)

早岁厌华屋,曲肱慕饮水。

躬耕二顷田,仅可毕祭祀。

长怀饘粥忧,每抱瓶罍耻。

虽知学稼拙,岂不贤乎已。

衰才谢严徐,吐吻上插齿。

各从我尔好,勿问谁愠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叔宽田园六首(其二)

平生粗知田,疆理南复东。

常祈五日雨,未厌十日风。

纷纷秀莨莠,恐害嘉谷丛。

芟夷绝根本,肃杀先秋冬。

坐获箱筥收,庶几粢盛供。

一饭食我力,愿与农夫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