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

漾漾南涧水,来作曲池流。

言寻参差岛,晓榜轻盈舟。

万绕不再止,千寻尽孤幽。

藻涩讶人重,萍分指鱼游。

繁苗毯下垂,密箭翻回辀。

曝鳖乱自坠,阴藤斜相钩。

卧蒋黑米吐,翻芰紫角稠。

桥低竞俯偻,亭近闲夷犹。

目为逐胜朗,手因掇芳柔。

渐喜游来极,忽疑归无由。

气状虽可览,纤微谅难搜。

未听主人赏,徒爱清华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南涧的流水潺潺,曲折成池塘的源头。
清晨,我寻找参差错落的小岛,驾着小舟轻盈地划过。
水流环绕无数遍,千尺之下尽显孤独与幽深。
水草茂密让人惊讶,鱼儿在浮萍间自由穿梭。
稻苗如毯般低垂,密集的箭竹倒映水中。
晒干的甲鱼纷纷落下,阴暗的藤蔓交错攀附。
睡莲黑色的种子饱满,紫色的菱角密布。
低矮的桥上人们弯腰欣赏,近处的亭子闲适宁静。
目光因美景而明亮,双手采摘芬芳的花草。
渐渐地,游玩的乐趣达到顶峰,忽然又担心找不到回去的路。
景色虽壮观,但细节难以尽数。
还未听到主人的赞赏,只爱这清雅的秋色。

注释

漾漾:水波荡漾。
南涧:南方的山涧。
参差:高低不齐。
晓榜:清晨划船。
万绕:无数环绕。
孤幽:孤独而幽深。
藻涩:水草茂密。
萍分:浮萍分开。
繁苗:茂盛的稻苗。
密箭:密集的箭竹。
曝鳖:晒干的甲鱼。
阴藤:阴暗的藤蔓。
卧蒋:睡莲。
翻芰:翻动的菱角。
竞俯偻:争相低头看。
夷犹:悠闲。
逐胜:追逐美景。
掇芳柔:采摘花草。
游来极:游玩至极点。
归无由:找不到回去的路。
纤微:细微之处。
搜:探寻。
主人赏:主人的赞赏。
清华秋:清雅的秋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南涧水流入曲池的景象,以及参差岛上的轻盈舟行。万绕千寻的河道蜿蜒曲折,藻类和萍菜在水中交织,鱼儿在其中自由游弋。诗中还描写了繁茂的水草垂挂,密集的箭竹交错,以及曝日下的鳖鱼、阴凉处的藤蔓相互缠绕。卧蒋黑米吐放着果实,翻芰紫角稠密而生长。桥低的地方人们竞相俯视,亭近之处则显得悠闲自在。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叹,以及对于主人赏析这份美好无从领略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将军行

弹筝峡东有胡尘,天子择日拜将军。

蓬莱殿前赐六纛,还领禁兵为部曲。

当朝受诏不辞家,夜向咸阳原上宿。

战车彭彭旌旗动,三十六军齐上陇。

陇头战胜夜亦行,分兵处处收旧城。

胡儿杀尽阴碛暮,扰扰唯有牛羊声。

边人亲戚曾战没,今逐官军收旧骨。

碛西行见万里空,幕府独奏将军功。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春日行

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兰心短。

草堂晨起酒半醒,家僮报我园花满。

头上皮冠未曾整,直入花间不寻径。

树树殷勤尽绕行,攀枝未遍春日暝。

不用积金著青天,不用服药求神仙。

但愿园里花长好,一生饮酒花前老。

形式: 乐府曲辞

春水曲

鸭鸭,觜唼唼。青蒲生,春水狭。

荡漾木兰船,中有双少年。少年醉,鸭不起。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春江曲

春江无云潮水平,蒲心出水凫雏鸣。

长干夫婿爱远行,自染春衣缝已成。

妾身生长金陵侧,去年随夫住江北。

春来未到父母家,舟小风多渡不得。

欲辞舅姑先问人,私向江头祭水神。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