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会集二首(其二)

淡荡春溪带晚城,胜游此地继兰亭。

风摇波面琉璃簟,雨洗山光翡翠屏。

举酒莫辞归酩酊,垂纶聊复向清泠。

曾须踏月重追赏,要看林烟共罩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淡淡的春水环绕着傍晚的城市,这里优美的游历仿佛延续了兰亭的盛况。
微风吹过,水面泛起波光,像琉璃席子般闪烁;雨后山色如翡翠屏风般清新。
举起酒杯,不必推辞,让我们沉醉其中;垂钓湖边,暂且享受这份宁静。
曾经我一定要在月光下再次欣赏这美景,只愿林间的雾气与青翠一同笼罩。

注释

淡荡:形容水波轻柔,清澈。
春溪:春天的溪流。
晚城:傍晚的城市。
胜游:优美的游览。
兰亭:著名的古代园林。
风摇:风吹动。
波面:水面。
琉璃簟:琉璃制成的席子。
雨洗:雨水洗涤。
翡翠屏:翡翠般的山色。
举酒:举起酒杯。
归酩酊:喝得大醉。
垂纶:垂钓。
清泠:清凉的水。
曾须:曾经需要。
踏月:月下漫步。
追赏:追忆和欣赏。
林烟:林间的雾气。
罩青:笼罩着青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在南溪游玩的场景,颇有兰亭雅集的意趣。"淡荡春溪带晚城"一句,以轻盈的春溪环绕着暮色中的城池,展现出宁静而恬淡的画面。"胜游此地继兰亭"则表达了对前人雅集的向往和对当前聚会的赞美。

"风摇波面琉璃簟"运用比喻,将微风吹动的水面比作光滑如琉璃的竹席,形象生动。"雨洗山光翡翠屏"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色的清新翠绿,如同翡翠屏风般美丽。诗人邀请大家畅饮,"举酒莫辞归酩酊",尽情享受聚会的乐趣。

"垂纶聊复向清泠"写出了垂钓的闲适,借清泠的溪水寄托心境。最后,诗人期待着月夜重游,"曾须踏月重追赏",再次欣赏这如画的景色,"要看林烟共罩青",描绘出烟雾缭绕、青翠满目的迷人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31)

傅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溪会集二首(其一)

传闻公退集群英,共惜残春到野亭。

高柳半天成翠幄,摇峰插地作长屏。

应怜旷寂嚣尘绝,更觉萧疏物象泠。

顾我阻陪车马客,空吟河畔草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挽词二首(其二)

故里尊疏傅,群公庆孟侯。

方歆五福备,遽隔九原幽。

叹息人何赎,褒荣礼独优。

翻疑脱仙骨,名字照丹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挽词二首(其一)

仙李遗风远,高门积庆长。

及身仪禁路,有子耀岩廊。

不及千钟乐,应留八叶昌。

凄凉封蜜印,髣髴映金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逍摇堂五咏(其五)

堂上寒风至,萧条静物华。

映窗唯有竹,倚槛更无花。

碧瓦霜初重,铜壶日易斜。

樽罍延夜永,不觉已朝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