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八)

东都党锢祸,机阱深九渊。

标榜起俊厨,接踵沈黄泉。

西园久握爵,龙门昧几先。

忠魂招不返,炎祚孰以绵。

谅矣文君痴,犹觊冷烬然。

吁嗟万钧压,一线那能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段文字来自北宋时期文学家刘黻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豪放派风格。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和深沉的忧虑。

“东都党锢祸,机阱深九渊。” 这两句描绘了东京(开封)的政治斗争如同陷入深不见底的困境。这里的“党锢”指的是政党之间的激烈争斗,“机阱”则是比喻政治斗争中的危险与复杂。

“标榜起俊厨,接踵沈黄泉。” 作者通过对过往英雄事迹的回忆,表达了对于英雄辈出的哀叹和无奈。这里的“标榜”指的是传颂英勇的事迹,“俊厨”则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沈黄泉”则象征着这些英雄最终都沉默在死亡之中。

“西园久握爵,龙门昧几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耀的缅怀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这里的“西园”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龙门”则有着通向成功的象征意义。

“忠魂招不返,炎祚孰以绵。” 这两句强调了对于忠诚之灵无法召回,以及对往昔荣耀的怀念。这里的“忠魂”指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忠诚之士,“炎祚”则是对过往辉煌时刻的记忆。

“谅矣文君痴,犹觊冷烬然。” 这两句通过表达诗人对于文学前贤文君(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现实中的冷漠无情的感慨。“文君”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痴”字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这些文学遗产的深切怀念。

“吁嗟万钧压,一线那能牵。” 最后两句通过对重重压力和无助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个人在巨大历史洪流中的微小与无奈。这里的“万钧”形容沉重,“一线”则象征着希望的脆弱。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环境的不满、对英雄辈出的怀念以及个人的无力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切感悟和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七)

我闻嬴秦氏,威力横提封。

北方迤长城,中土销春风。

阡陌鞅肆孽,简编斯造凶。

民命眇以坠,天势巍且崇。

中焦痼成痞,怨气蟠壤穹。

炎汉一洗之,讵诧百战功。

规模纳群策,意度恢大公。

约法止三章,赤子归包容。

溺冠胶馀习,莫致商山翁。

过鲁尝蒇祠,犹足醒昏蒙。

形式: 古风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六)

宇宙浩无际,主静即其纲。

静非寂以槁,密运治乃良。

公明闿晏灿,忠悫消彊梁。

山河帝居壮,日月天德光。

八荒囿一和,此界均彼疆。

鸱鸮息昼鸣,凤凰梧桐翔。

黔黎歌尔极,逢掖趋大方。

皇风播品物,道辟淑运昌。

枢机不盈握,妙斡见弛张。

奈何动志静,反袂千古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五)

文盛起太息,姬壤半沦夷。

仁积天所亲,道丧人已离。

霸图迭雄长,明诅兴自兹。

王纲久不竞,览卷空涕洏。

日月照干戈,风雨撼璧圭。

仲尼不梦周,世道无复为。

元气日以薾,荏苒朝露悲。

嫠妇抱隐忧,忠矣非知机。

形式: 古风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四)

造化泄元秘,河洛图书出。

龟龙亦何心,以灵乃受役。

微旨竟先天,妙用普经国。

三圣受心印,执中数语毕。

诂学长枝蔓,往往胶陈迹。

伟哉千载下,元公指无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