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岸山青映,中流一棹声。
远无风浪动,正向夕阳横。
岛屿蝉分宿,沙洲客独行。
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江景图。"两岸山青映",表明江两岸的山峦在秋天里显得尤为苍翠,反射在水中的颜色也同样深邃。"中流一棹声"则透露出水面上的宁静,只有偶尔划过的一叶扁舟发出细微的声音。
接着的"远无风浪动"和"正向夕阳横",进一步强调了江面的平静,没有风吹起波澜,阳光在水面上投射出斜长的影子,显得格外宁谧。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岛屿蝉分宿"和"沙洲客独行"两句,则从更微观的角度刻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孤独。在这宁静的江景中,即使是小虫也不再纷扰,各自归宿。诗人自己则如一位独行者,在无人的沙洲上缓缓前行。
最后两句"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从容与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心灵得到了平静和谐,无需过多的修饰或是世俗的束缚,只需要保持本真的自己即可。
整首诗通过对秋江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在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超脱尘嚣、自得其乐的境界。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
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
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
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
已觉秋空极,更堪寥泬青。
只应容好月,争合有妖星。
耿耿高河截,翛翛一雁经。
曾于洞庭宿,上下彻心灵。
独怜苍翠文,长与寂寥存。
鹤静窥秋片,僧闲踏冷痕。
月明疏竹径,雨歇败莎根。
别有深宫里,兼花锁断魂。
嘉遁有新吟,因僧寄竹林。
静思来鸟外,闲味绕松阴。
兵寇凭凌甚,溪山几许深。
休为反招隐,携取一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