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沈。
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谒老君庙》。从这短短的五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过去历史的深刻反思。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这里,“先君”指的是古代的圣明君主或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圣德”是后世所追崇的。诗人在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与尊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内心的庄重与肃穆。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热闹的地方变得荒凉,人迹稀少,只剩下野草丛生,偶尔有鸟儿留下的痕迹。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景。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沈。”“流沙”指的是黄河的流沙,“丹灶”则可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暗示着时间的消逝和历史的湮没。至于“关路紫烟沈”,则是在描写边塞的荒凉与寂静,"紫烟"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独自感伤,那些曾经的繁华如今只剩下空留下的松柏。这里,“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存,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时光流逝以及个人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永恒价值的追求。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汉帝长杨苑,誇胡羽猎归。
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
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
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
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
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
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